知识产权不仅是国内市场创新要素发展的“刚需”,也是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标配”,更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为提升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能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日前,新天地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启动活动在黄浦太平洋新天地召开。黄浦区副区长王槐,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谈倩等领导出席。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成员单位代表、区域内重点外资外贸企业代表等受邀参加。
入驻只是第一步
将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而位于黄浦的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上海“进口浓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域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进口示范区。
随着高能级市场主体加速度集聚,国际贸易往来指数级倍增,相关法律风险和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而来。2023年至今,黄浦区检察院深耕示范区法治服务建设,先后打造“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创建“H源点工作站”,让法治服务直通企业门口,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检察动能。
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主任谢飞,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晓钧,黄浦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陆锋,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永,共同启动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
活动当日,黄浦区检察院设立的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入驻进口示范区,将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通过该工作站,区检察院将更加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更高效的法律监督、更贴心的企业服务、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八条举措注入新动能
助力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为全面落实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的战略部署,黄浦区检察院立足区位特点与进口示范区需求,以“法治副园长实质化运行”为驱动,以“涉外知产检察工作站”为枢纽,制定了《深化进口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检察服务保障的八条举措》,助力进口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一份“检察服务导航图”
全方位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黄浦区检察院推出了一份便捷、可视的线上“检察服务导航图”。企业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该导航图展示了企业遇到侵犯知产行为后,开展权利救济的六大路径模块:调解、仲裁、民事、行政、刑事、延伸检索。在点击相应模块后,就可以跳转到具体的操作指引。在延伸检索模块,该院设置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一本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手册、一张涉外企业风险自查表等丰富内容。
通过线上阅读导航图,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救济策略,还能全方面获取知产安全的信息。区检察院将持续完善丰富这份导航图的内容,并同步嵌入淮海“兴业荟商”外商伙伴服务包。通过检察综合履职与区域营商服务的共振效应,为国家级进口示范区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黄浦区检察院将持续找准检察履职的着力点,精准提升服务能级,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贯穿在涉外案件办理中,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联动上海外滩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新天地法治论坛等平台,探索一体发展路径,擦亮“宜商黄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