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21个省市大学生在海大校园展现“家乡美”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10 16:34:27


太仓龙狮在锣鼓铿锵中腾跃起舞,《岳阳楼记》唐调吟诵重现千年文脉,文化主题展览再现62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4月9日,第十五届“家乡美”暨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专题活动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举行。



京津冀相声的幽默智慧,西藏民族舞的奔放热烈,岭南粤韵的柔美,黄土高坡的豪迈……在“华韵归心”主题展演中,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海事学子化身文化使者,展现家乡之美。特别设计的“文化经纬”展演体系通过“古韵新声”“红色传承”“民族瑰宝”“时代新创”四大板块,立体呈现中华文明的多样形态。



“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校园,也能感受家乡的气息!”就读于法学专业的李同学来自广东,他在现场吃到了家乡的小零食,还喝了广东特色凉茶,觉得非常幸福。



“家乡美”主题活动在上海海事大学已经举办了15届,今年该校还联动“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将62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阔航程与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精神连接起来。在太仓专区,空气中弥漫着猪油米花糖的香气,耳边响起了《诗画太仓》的悠扬旋律,非遗匠人现场展示红木雕刻工艺品以及竹篮、竹丝盘,当年“天下第一码头”的古今画卷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欣赏。


当日还发布了郑和文化研学路线。在这个暑假,海大将组织师生沿郑和文化研学路线开展文化考察,探索“专业教育+文化传承”的新型思政模式,让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表示,该校将“一站式社区”品牌活动——“家乡美”主题活动与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的有机结合,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呼应,也是对校地联动构建文化育人新范式的探索。他期待海大学子学习郑和敢为天下先的航海精神,既有“浮天沧海远”的胸襟,也有“家书抵万金”的深情,为建设海洋强国书写新时代航海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