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上午9点刚过,浦锦街道社区营商环境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起。“锦心办”涉企事项一口受理平台的服务专员迅速接起听筒,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焦急。
来电话的,是上海鲁苏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方遇到了棘手的事情急需帮助,“我们营业执照明明有智能化施工范围,但开票系统一直没法选9%的税率,现在项目结算卡住了……”服务专员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关键信息,一边安抚道:“您别急,我们马上协调税务部门排查原因!”
放下电话,服务专员立即将工单录入“锦心办”涉企事项台账,10分钟内与对口业务人员沟通清楚企业“痛点”,3天后困扰企业许久的难题迎刃而解。从电话铃响到难题破解,每一次紧急响应、每一环高效协作,“锦心办”用无数个这样的日常,织就政企连心的“高速路”。
“锦心办”工作流程示意图
去年,浦锦街道聚企所需,重点关注涉企诉求处理流程标准化,整合多方资源、汇聚上下之力,创新式推出“锦心办”涉企事项一口受理服务,建立“一口受理、联同解决、跟踪督办”工作模式,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分级响应,有效规避企业遇到“玻璃门”“旋转门”等求助无门的问题。
时间来到今年,浦锦街道更注重加强“锦心办”队伍建设,确保涉及部门交叉的诉求不推、遇到困难的不怕、能够解决的不拖、答应解决的不赖、不能解决的不瞒,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政府解决问题质效的满意度。
在一次次和企业的沟通交往中,浦锦街道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找到了“本土化”的服务路径。除了广受好评的“锦心办”,街道还从快速响应、实用普惠、个性定制、为企宣传等维度,推出了“锦启暖心”“服务锦囊”“锦商”多项服务,以行动证明浦锦街道是企业最坚实的后盾,是企业最贴心的“娘家人”。
关注重要诉求
也不忽略“芝麻小事”
“小到员工通勤班车协调,大到产业链资源对接,街道都主动帮我们想在前头。”某企业负责人感慨。
在企业常态化发展中,涉及“生死攸关”的重大诉求往往在关键节点出现,但诸如政策申报、人才招聘、员工关怀等日常需求却如“毛细血管”般渗透于经营全流程。于是,“锦启暖心”服务应运而生,整合了街道资源与企业共性诉求,为企业送上了惠企大礼包。
创业沙龙活动
礼包涵盖三大维度——“护企远航”聚焦企业成长痛点,提供政策精准匹配、法律咨询、企业开办等8项护航服务,助力企业轻装前行;“招才引智”破解人才难题,通过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创业就业培训等5项举措,为企业注入“智力活水”;“悦享生活”关注人文关怀,以健康义诊、文体活动定制、子女暑托班等5项暖心福利,提升员工归属感。
18条服务清单既覆盖经营“主动脉”,亦疏通民生“微循环”,以“实事清单”为笔,在细微处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文章”,让“暖心服务”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一企一策”
当好“政策导航仪”
“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申请哪一级别的政策优惠,就像学生时代拿奖学金一样。我还是更建议你们申报个人奖,这一块你们有优势,没必要去‘卷’组织奖。”在上海珩天实业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浦锦街道营商办政策专员手持政策清单,向企业逐条比对闵行区政府质量奖申报细则,帮其选择合适的申报“赛道”。
过去,政策推送常如“大水漫灌”,企业要在较多条款中“大海捞针”;如今,浦锦街道以“精准滴灌”思维,将普惠式服务包升级为定制化“服务锦囊”,让政策红利从“广覆盖”转向“深渗透”。依托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基础,街道企服专员会言简意赅、直击要害帮企业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条款,现场形成“一企一策”专属锦囊。
上海珩天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以前总怕漏掉政策‘隐形福利’,现在锦囊里标出了‘必选项’,就像有了专属‘政策导航仪’。”
是家门口的好企业
更是城市名片
去年底,浦锦街道官方公众号“惬意浦锦”发布了一篇名为《浦锦大自然里的宠物学校来了,带上“毛孩子”尽情撒欢吧!》的推文。推文中,绿茵环绕的Lets Dog宠物学校草坪上,穿着浅蓝色衣服的金边幼崽欢快跳跃的画面瞬间击中“毛孩子家长”的心。
当时推文配图
短短半天,学校微信客服收到30多条添加好友申请,负责人激动地给街道发去消息:“今天公众号一发,引流效果一流!”。附带的12秒录屏里,好友申请提示音此起彼伏,宛若一首热闹的“协奏曲”。
这火爆场景正是浦锦街道“锦商”系列宣传的常态。街道以“发现家门口的宝藏企业”为主线,通过用镜头捕捉宠物学校的萌宠课堂、河畔咖啡馆的落日烘焙、非遗工坊的扎染体验等特色场景,以“生活化叙事+实用攻略”重构企业形象,让“小而美”的社区商业焕发“网红气质”。
非遗工坊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不仅是‘扩音器’,更是‘转化器’。”浦锦街道副主任黄莹洁介绍,街道以“锦商”宣传为支点,撬动社区商业“沉默资源”,让“家门口的好企业”从街角走向云端,从邻里口碑升级为城市名片。这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创新路径,正为区域经济注入更多烟火气与新鲜感。
从“锦心办”的诉求直通到“锦商”的流量赋能,这份“四锦”攻略让浦锦街道始终像“娘家人”一样,把企业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家事来办。“家在浦江畔,人间似锦缎”不仅是诗意愿景,更是政企携手编织的现实图景。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