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三天解“薪”愁!他们火速破难题→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4-09 20:12:51

“真没想到,拖了三个月的工资,三天就解决了!”在殷行街道第五综合网格工作站内,外卖员王某看着手机银行到账信息,长舒一口气。三天前,他因被拖欠工资情绪失控,拨通了派出所电话扬言“要讨个说法”。这场看似普通的劳资纠纷,却成为检验街道“多格合一”机制实战能力的“试金石”。

“10分钟响应” 背后的机制突围

“接到报警时,王某情绪非常激动,反复强调‘再不给钱就采取极端手段’。”殷行派出所接到警情后将报警信息同步触发街道“多格合一”响应链:10分钟内,第五网格指挥长召集派出所、司法所、律所及劳动监察部门召开紧急会议,锁定矛盾核心——某外卖站点因资金周转拖欠骑手薪资。 

“我们通过微信与王某建立实时对话,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同步推进调查。”司法所调解员展示了手机中的聊天记录:24小时内,她向王某发送了劳动法条款解读、调解流程说明及站点负责人联系方式,逐步消解其对抗心理。 

“破局72小时”一场多方联动的治理实验

矛盾化解的关键在于“打破壁垒”。第三日,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在第五网格工作站召开。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站点承包商、骑手代表及法律顾问悉数到场。  

“我们援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站点需承担连带责任。”参与调解的蒋律师透露,会议现场促成三方协议:站点当日支付欠薪,平台承诺加强加盟商资金监管,街道则建立骑手权益保障快速通道。 

这场“闪电战”并非偶然。第五网格通过“五会联动”机制,即每日晨会、每周协商、双周调度、每月分析、季度协调,将公安、司法、律所、劳动监察等9个部门纳入同一张响应网。“过去各部门‘各管一摊’,现在则是‘一呼百应’。”街道综治中心表示。 

从“矛盾终点站”到“治理共同体”  

王某事件的解决,仅是第五网格治理创新的冰山一角。走进网格内的“骑士驿站”,外卖骑手赵师傅指着墙上的“法律服务热线”说:“一个电话就能预约律师,上个月我同事的工伤赔偿就是在这儿搞定的。”  

记者了解到,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设立“枫行远杨”检察官联络点及社区巡回法庭,为社区居民和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类法律服务,累计解决“工资拖欠”“劳动纠纷”等诉求48项。 

如今,社区居民和新就业群体不仅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更主动参与治理:60余名骑手和社区志愿者化身“兼职网格员”,巡查安全隐患、参与环境整治,成为社区治理的“流动哨兵”。 

从72小时化解矛盾到万人参与治理,殷行街道第五网格的探索证明。当治理的“精度”与服务的“温度”同频共振,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也能生长出牢固的信任纽带。而这份信任,正是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文字丨王歆瑜

图片丨王歆瑜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