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朱家角古镇迎来踏青赏景和祭扫的高峰期。古镇日均接待游客超过40000人次,单日瞬时客流峰值屡创新高。面对祭扫后古镇游客骤增的客流叠加压力,朱家角镇依托“群防群治”机制,统筹公安力量、村居平安志愿者、商户联盟、物业保安、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科技+人力”“疏导+服务”的全方位管控体系,为游客营造了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温情服务织就安全网
“阿婆,台阶陡,我扶您慢慢走!”“小朋友,气球要抓紧哦,别被风吹跑了!”在熙熙攘攘的漕河街,身穿橙色马甲的平安志愿者们正忙碌地穿梭于人群中。这支由100余名居民组成的平安志愿队伍,既是“安全员”,也是“活地图”。他们分片驻守在11个主要路口,除维持秩序外,还提供问询指路、失物招领等服务。
4月5日上午,一名家长神色慌张地向平安志愿者顾阿姨求助,称孩子走失。接到求助后,顾阿姨一边安抚家长,一边迅速将孩子照片发至工作群,群内平安志愿者联动综治队员配合开展紧急排查,仅用不到十分钟,便找到了走失儿童,家长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来自浙江的游客张阿姨点赞道:“平安志愿者不仅帮我找到了走散的孩子,还推荐了本地人常去的特色餐馆,特别暖心!”据统计,清明假期三天,平安志愿者累计服务游客超6.3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7起,协助找回走失儿童7名。
科技赋能下的精准调度
“北大街入口人流已接近预警阈值,建议启动分流方案!”4月4日下午1时58分,瞬时客流峰值达到8655人,朱家角古镇景区指挥中心内,值班领导紧盯着智慧大屏上的实时数据,通过对讲机向现场指挥员发出指令,依托“智慧景区”系统,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为确保应急响应速度,朱家角镇联合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成立联合指挥部,并在景区设置临时警务站,实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设置微型消防站,快速响应火灾、保护历史建筑、提升游客安全,实现“救早、灭小”的防火目标;设置古镇快速调处工作室,解决在景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清明小长假首日,景区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独自出游的游客在卫生间突发疾病,瘫倒在地并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症状。危急时刻,指挥中心迅速调度,医疗组携急救设备直奔现场,综治队员同步开辟救援通道。得益于提前部署的救护车定点待命机制,救援人员仅用2分钟便将患者转运至车上,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多亏他们反应快,我才能及时得到帮助。”被救助游客王女士感激地说。
共建共治守护古镇安宁
“各位商户,今天下午客流将达峰值,请勿占道经营,共同保持通道畅通!”4月4日中午,古镇平安商户联盟代表陈先生手持扩音器,沿街提醒商家。针对节假日常见的占道摆摊问题,朱家角镇创新“商户自治+社区监督”模式,由核心区商户组成自治小组,配合城管部门开展“门前三包”巡查。“游客多了生意好,但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主动缩短货架宽度,腾出人行空间。”茶馆老板刘先生边说边调整门口的绿植摆放。
此外,社区网格员、物业保安等力量也深度参与保障。“我们提前研判了周边道路,一旦内部停车位饱和,禁止车辆进入古镇核心区域,指挥旅游车辆停靠外围指定道路或绕道行驶,确保交通安全。”
资料:区委政法委
编辑:朱人杰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