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张江科学城两校“牵手” 科教融合共育创新人才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09 16:33:26


4月8日,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科技节启动仪式上,该校和同处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正式“牵手”合作,开启科教深度融合、共育创新人才的新探索。



“同学们,你们知道‘鹦鹉螺’到底是做什么的吗?”高研院院长、党委书记黄政仁带着精心制作的PPT,走上建平实验张江中学讲坛,为台下数百名开讲《多才多艺的带电粒子》。这也是“历练促成长 科学创未来” 建平实验张江中学科技节启动后,大咖讲座的第一讲。


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理入手,讲到科学家如何运用质子治疗的布拉格峰效应为病人解除痛苦,以及首台国产质子治疗机的十年研发历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将高深的科学原理与当代初中生的生活连接起来。


科学家精彩的讲座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光,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有学生感慨:原来,距离学校不远的“鹦鹉螺”等神秘的大学科装置,这样有用又有趣!


建平实验张江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淑艳表示,作为一所诞生于张江科学城的公办初中,该校近年来在“双减”中坚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不断挖掘区域优质科技资源,搭建各种平台,建构了“普及-进阶-精研” 科创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近三年,该校10多名同学被评为浦东小院士、小研究员,学生连续获得两届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一等奖,以及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嘉年华展示会一等奖等荣誉,学校获浦东新区科学教育指数综评优秀一等。



“我们将携手探索,让更多孩子在张江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坐标。”张淑艳介绍,未来该校将在科学教育上继续深化“三个融合”的理念:通过开设“科学讲堂”,为学生创造和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开发 “AI伦理辩论”等校本课程,让课本知识对接产业前沿,实现课程与场景的融合;带领学生走进专业实验室, 让学生科创团队在真实操作中,感受实践与创造的融合;同时,通过推进翡翠社区学校教育联盟建设,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让最前沿的科研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