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是
第23个“全国爱鼻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气道健康”
旨在提高公众对鼻部健康关注
普及爱鼻护鼻的科学知识
预防和减少鼻子受伤的发生
今日话题
最近,你的鼻子还好吗?
每到换季,鼻子就开始
疯狂“刷存在感”……
过敏性鼻炎or感冒?
01
看鼻子
◆过敏性鼻炎,一般病人的鼻粘膜呈淡红、苍白或暗灰色,有水肿,鼻部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
●感冒的鼻部分泌物则较粘稠且不透明。
02
看症状
◆机枪式打喷嚏,每次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后大量清水样鼻涕,鼻腔痒并长时间堵塞,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感冒常伴随发烧热、喉咙肿痛或咳嗽。
03
看诱因
◆过敏性鼻炎发生时间和环境是有规律的,例如在气候骤冷骤热时;在某些环境,比如动物园、公园附近,接触某些物品,如灰尘、冷空气等症状发作或加重,离开上述环境和物品时症状减轻。
●感冒通常在2周内痊愈。
近期虽然升温,但早晚温差较大,
很容易引发鼻子方面的问题。
爱护鼻子、预防疾病,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质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它呢?
爱鼻护鼻“三不要”
01
不要随意使用滴鼻药
有人感到鼻塞,会随意网购或自购滴鼻药使用,殊不知有的滴鼻药含有血管收缩剂,比如滴鼻净、呋麻滴鼻液等,滴药后可能会有短暂的通气,但常用这些药会造成鼻腔内纤毛不可逆倒伏,还有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因此,出现鼻塞,应该经过医生检查、鉴别原因、对症规范用药。即使需要短暂使用血管收缩剂,也不宜超过一周。
02
不要随手挖鼻
挖鼻是不良习惯,既不雅观又不卫生。
指甲内含有大量致病菌,包括真菌,挖鼻会把这些致病菌逆行带入鼻腔和鼻窦,潮湿环境有利于霉菌团块生长蔓延。
如果属于“侵袭性”真菌感染,还会有生命危险。
03
不要挤压鼻疖、揪拔鼻毛
位于头面中部鼻和鼻唇沟之间的上唇区域,俗称为“危险三角区”。
该区域血管网丰富,加上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正逆双向流动。一旦被感染,很快会经小静脉扩散流入内眦静脉,再经眼上下静脉逆流至海绵窦,引起严重颅内并发症和全身败血症,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该危险区域有“痘痘”时,千万不能去挤压。鼻毛也不宜揪拔,如果过长的鼻毛显得不雅观,可以剪短,揪拔会导致毛囊炎,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