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从武康大楼出发
深入感受了武康路的法治之美
(点击回顾:从武康大楼出发,“沉浸式”体验法治文化)
现在,趁着春光正好
法小松将和本期法治志愿者——
徐汇区湖南街道复永居委会法律顾问
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邹程远
一同带领大家再度出发
以柯灵故居为起点
沿着梧桐树掩映的复兴西路和高邮路
在名人故居中探索和感受法治的魅力
湖南街道复永居委会法律顾问、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邹程远
我们所在的湖南街道,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众多历史保护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还有无数名人曾在此居住,留下了传奇的足迹。这些名人中,有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有的在科学、政界发光发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与法治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
“法小松”和法治志愿者温馨提示大家
为了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
湖南社区的很多道路
都被纳入了“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
这些道路虽然狭窄
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
因此来到湖南街道打卡名人故居时
一定要文明游览,安全出行
让我们一起用法治
维护这片宝贵空间有序与美好
现在,让我们在这春日里
共同领略法治之美
复兴西路147号
柯灵(1909年—2000年),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柯灵对于我国新闻事业十分关注,认为新闻工作的最根本出路在于法治化,当新闻工作者真正做到对法律负责,他才有了用武之地。
柯灵故居所在公寓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外立面为米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屋面为缓坡设计,一层展厅布置生平介绍及书信展示,二层复原了柯灵居住时的原貌。故居内藏有大量书籍、手稿及日常生活用品,完整再现了柯灵的工作环境,反映了其在此居住近半个世纪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历程。
柯灵故居
高邮路68号
何世桢(1895年—1972年),法学家、爱国人士,曾任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院长,期间他营救了包括任弼时在内的27名革命人士和进步人士。解放战争期间,何公馆(高邮路68号)设有中共地下党的秘密电台。他是创行司法的先驱,也是不屈的民主主义爱国者。
1939年,何世桢携家眷住进高邮路68号这栋独立花园住宅。
何世桢旧居
高邮路5弄25号
郑振铎(1898年—1958年),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组织法》,参与拟定国歌、国旗、国徽。
高邮路5弄25号住宅,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1943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郑振铎在此居住并坚持抗日救亡活动。
郑振铎旧居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