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上海年轻人流行去党群阵地“充电”?静安这里的市民夜校又升级了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4-08 19:18:41



 “去年没学完的非洲鼓又来了!”非洲鼓、沪语、手语、美妆、钩针……4月7日晚,2025年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石门二路街道教学点开始了首场课程,又卷起了年轻人上“夜校”的新风潮。

该教学点位于石门二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周边交通便捷、紧邻环境优美的蝴蝶湾。自去年以来,石门二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引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资源,结合“延时服务”,让周边白领和居民群众在“身边”的党群阵地,享受到“加长版”的夜间丰富“文化大餐”。

那么,

今年春季班夜校的热度是否依旧?

又有啥新变化?

时间安排更加灵活,覆盖全年龄段市民需求

记者获悉,今年,结合需求和前期的课程反馈,申请了包括非洲鼓、沪语、手语、美妆、钩针等在内的‌六大课程,兼顾文化传承、技能提升与兴趣拓展,覆盖全年龄段市民需求,课程各具特色。其中,时尚生活美妆课程上线38秒全部抢完。

招生对象上,既有针对18—55周岁市民开设的中青年班,也有针对56—70周岁市民的中老年班。在时间上,安排更加灵活,除了晚上7点至8点半的课程,也有调整为晚上6点到7点半的课程,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

特色课程依旧火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备受欢迎的非洲鼓课程融合乐理讲解、节奏训练与实战合奏,在专业老师的手把手教学中,学员们在“动次打次”的韵律中释放压力,体验异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结识跨圈层伙伴。

外国学员说:“像参加音乐节一样过瘾”,更有‌职场青年表示:“每天下班后打一小时鼓,跟着节奏拍打,焦虑都被震碎了!”

美妆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会先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然后通过实操演练,让不同年龄、职业的学员手持粉刷与眼影盘动手尝试。

“希望通过参加这些课程,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日常美妆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妆容风格。”一位年轻学员表示。

沪语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沪语课线下课堂还原了石库门弄堂氛围,在课程中融入了方言故事与情景对话。‌

有学员表示:“夜校沪语课让我读懂了客户那句‘捣糨糊’的潜台词,现在能用‘一塌刮子’俏皮化解砍价僵局,还能了解到一些海派文化知识。”

钩针课上,手作达人现场教学,与学员共同编织生活美学。从起针、短针、长针等基础技法入手,结合实操练习,钩针课吸引了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参与。这里不仅是技能提升平台,更是青年交友、解压的“精神家园”。钩针穿梭于棉线之间,学员们专注的神情与成品的色彩交织,既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让参与者在创作中感受到放松与成就感。

桥牌课现场,不少学员表示“桥牌不仅是智力运动,更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从零基础到入门似乎不难,但离精通尚远,而且谋定而后动的能力真的仍需提升。”桥牌课持续吸引市民以“兴趣充电”重塑生活方式,锻炼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党组织统筹下,石门二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优势,将夜校打造为“技能提升+思想引领+党群连心”的综合性平台。据悉,该阵地接下来还将持续深化“党建+教育服务”模式,以课程为纽带凝聚群众、以文化为载体传递党的声音,推动夜校从“兴趣课堂”向“治理课堂”迭代升级,让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激活社区活力、共建人民城市的“主心骨”和“强引擎”。‌

记者:黄小清
图片:石门二路街道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