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文章详情

【智库声音】解放日报 | 臧得顺、王会:刹住高额彩礼风气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5-04-07 17:09:35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5年4月7日《解放日报》第8版:新论

高额彩礼不仅背离传统文化的本意,还成为社会和谐的隐形杀手。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是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基础工作,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课题。

调研披露,一些农村地区的彩礼金额高达二三十万元,有的地方还存在所谓“十万现金、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一辆车”的彩礼标配,迫使一些家庭不惜举债或变卖家产。

高额彩礼风气还会催生“婚姻买卖化”倾向,一些人将婚姻视为交易平台,爱情与责任被金钱取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现实中,一些男方家庭因“掏空家底”对女方心生不满,女方家庭若认为“彩礼不够”又可能埋下矛盾种子。据某地民政部门统计,因彩礼纠纷引发的离婚案件,占农村离婚总数的25%。

刹住高额彩礼风气,有必要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治理和法律等手段,引导婚姻回归纯真与美好,确保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落实中央部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各地可制定细则方案、设定量化目标等。如“三年内农村彩礼平均金额降低30%”,并分解任务到县乡村三级;加大财政支持,设立“移风易俗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困难家庭、奖励文明婚俗典型。

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减轻经济压力。发展经济是刹住高额彩礼风气的根本支撑。贵州某村通过茶叶产业增收,户均年收入提高至5万元,彩礼金额通过有效工作随之下降30%。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社保体系,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减轻女方家庭的经济顾虑。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树立文明新风。如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党员承诺和村干部职责,带头践行文明婚俗;健全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制定彩礼指导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发现机制,对索要高额彩礼行为及时干预。

四是强化法律约束,树立高压态势。法律是治理高额彩礼的底线保障。要明确法律红线,对以婚姻为名索取巨额财物的行为依法追责;对拒不退还彩礼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可依法提起诉讼并形成警示效应。

臧得顺、王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来源:解放日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静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