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山区庙行镇共康街区新开业的盲人推拿店里,店主涂先生摩挲着锦旗上的烫金文字感慨,“以前听说城管管天管地,没想到现在成了帮前帮后的贴心人!”近日,庙行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共康街区第一网格接连收获两面锦旗,“为民服务尽职尽责,心系百姓情暖万家”的评价,折射出城市管理从“刚性约束”到“温情护航”的深刻转变。
“服务上门”帮解“商户难题”
涂先生的商户在迁移至新址后面临装修需求。依据规定,对于工程造价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或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小型建设工程,商户需前往街道办事处进行备案登记。备案手续是确保施工安全、维护社区秩序的关键措施之一。不少商户却常常因不熟悉流程或材料准备不足而延误时间。
当执法队员和街区书记得知涂先生店铺的特殊性—经营者为视障群体、装修需兼顾无障碍需求后,当即启动“主动服务”机制。由城管中队带队,联合街区网格人员、街区市容第三方组成“服务专班”,将备案窗口“搬”到店铺现场。还根据推拿行业特性“量身定制”安全建议。原本需要商户“跑三次”的备案流程,通过“前置预审+容缺受理”模式,当日即完成全流程办理。此外,还创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商户随时进行咨询和反馈,确保服务的无死角和全面覆盖。
“问题清单”化为“服务菜单”
“过去商户看见制服就紧张,现在主动找我们问计策。”执法队员展示着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商户诉求:餐饮店油烟管道改造方案咨询、花店外摆花箱尺寸规范图解、商户招牌灯光亮度调试建议……依托“网格吹哨、部门联动”机制,执法队融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通过“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把商户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菜单”。 下一步,庙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深化“721工作法”,让“主动向前一步”的服务理念浸润每一条街巷,为“城管蓝”增添温暖底色,用“看得见的改变”重塑新时代城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