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上海 > 文章详情

热点聚焦!市绿化市容局“三减一提”行动,能否重塑行政审批新高度?

转自:绿色上海 2025-04-02 16:56:25

今天(4月2日)下午,市绿化市容局召开“三张清单”“三个支撑”专题媒体通气会。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金维伦、二级巡视员办公室主任吴文庆出席并介绍情况,局公绿处、市容处、分类处、景观处、许可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回答记者提问。

热点问答
Q
本次工作方案中提到的“三减一提”专项行动大致包含哪些内容?将如何具体提升行政审批效能10%以上?

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确定为局“三个支撑保障项目”之一,支撑保障全年绿化市容高质量发展,而“三减一提”专项行动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对我们行政许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绿化市容行业行政许可改革工作一直推进,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不管是审批时限、审批材料都有大幅度压减。今年,我们刀刃向内,进一步提出了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希望达到的最终效果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10%以上。

具体做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部门必须承担的责任,要从“企业感受度”的角度入手,做好我们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也要将惠企利民的思想贯穿始终。

二是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政务服务工作要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多下功夫,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比如在减材料方面,一些政府部门核发的,或者我们行业内部已经掌握的材料,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共享、智能抓取的方式让申请人免于提交,压减需要提交的材料数量。

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减环节不是单纯地减少审核环节,还是要保证审批工作前提下,科学合理压缩审批环节。比如说积极探索审批官负责制,不一定要三级、四级审批,而是授权给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同志,他们对业务,对申请单位比较熟悉,我们完全可以赋能给这样的同志,当然,权力和责任也要相匹配,也是对审批人员工作能力的考验。

四是线上线下融合。我们行业的审批已经实现了“全程网办”,申请人办理许可事项都可以通过“一网通办”申请办理,同时,我们也保留了线下服务窗口,对于一些业务不熟悉的申请人,我们线下的工作人员也会提供“全流程管家”服务,积极为申请提供指导。

其实,10%的工作目标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决心,毕竟我们现在很多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间已经压缩到了法定的三分之一,所以,这次改革对审批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办事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加大业务培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运用,将“三减一提”的成效真正落到审批工作的实处,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

Q
今年的设摊管理工作较前几年有何不同?

近期,我局结合行业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订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与以往相比,将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活动更加包容和鼓励。

新政会明确,遵循因地制宜,新增开放区域,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区域,可增设一批设摊点位;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等条件具备的街区,可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将积极助力“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五五购物节”等重要促消费活动。

新政还鼓励让设摊更好体现上海城市特色,融合文旅发展,突出上海特色,支持“一江一河”沿线、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周边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发展文旅特色集市,比如,后备箱市集、花卉市集、嘉年华、特色夜市等,塑造融合美育、艺术、音乐、绿色等元素的多维空间。

管好设摊经营,平衡好烟火气与市容秩序之间的关系,我们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用好数字“绣花针”。新政鼓励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发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让设摊和集市更加便民利民。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设摊管理新模式。

Q
今年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加了推动公园完善儿童活动设施(场地)的项目,具体有什么举措?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以及《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任务举措,绿化市容行业全力推进上海公园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建设,不断完善公园服务功能,着力为儿童创造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平等的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经过前期排摸,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普陀、杨浦、闵行、宝山、浦东10个区25座公园列入实事项目。截至3月底,已完成普陀区长寿公园、武宁公园2座城市公园、黄浦区悦动花园1座口袋公园增加儿童友好活动设施(场地)。

除推进具体项目实施以外,在行业顶层设计方面也持续关注儿童友好服务,如2021年以来印发《关于推进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提出以“千园工程”为抓手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和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面向儿童等人群空间需求,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旅游、科普等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载体。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园绿地适老适儿设施建设及服务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完善适儿设施建设,开展适儿文体活动,拓展适儿服务功能,提升儿童的游憩体验。

Q
“三张清单”中多次提到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请问重点在哪些方面需要提质和增效,能具体展开说明吗? 

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进一步做实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各项任务,我局坚持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名片、低碳生活时尚、生态安全基底、社会治理标尺的定位,围绕“资源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惠民化”,今年拟推进十项行动(资源利用增效行动、源头减量节俭行动、全民动员提级行动、文明形象巩固行动、硬件环境优化行动、检查评估减负行动、全程分类智能行动、清运问题消除行动、垃圾收费亲商行动、基层治理便民行动)。今天介绍三项行动:

一是硬件环境优化行动。着眼于功能提升,进一步加大全市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提升力度,增强智能化水平,配套建设非接触感应式垃圾房、废物箱等,全面修缮墙面地面,配齐或更新固定式洗手池、通风除臭、遮阳防雨、照明等基础装置,实施“一小区一方案”,优化分类投放时间,打造优美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投放体验。

二是清运问题消除行动。切实办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聚焦作业扰民中的清运作业时间过早、作业设备噪音、垃圾桶游街、沿街废物箱满溢等问题,排摸并解决重点问题点位。改良作业装备。通过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辆,逐步更替噪音大的压缩设备、收运车辆。打造智慧收运线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生活垃圾收运全过程的精准监控与智能调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问题点位,通过调整分类容器容量和配比,着力消除沿街废物箱垃圾堆溢现象,努力让老百姓看不到垃圾或者少看到垃圾。

三是全民动员提级行动。建设以“低碳生活新时尚”为自豪感的人民城市,创设“全民看分类、全民谈分类、全民爱分类”动员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全民参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提升志愿服务覆盖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环境改造、荣誉表彰等多元激励机制,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讲好垃圾分类上海故事。抓住上海举办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重大赛事、重大展会等契机,践行垃圾分类,进一步增强“新市民”做好“新时尚”的参与感和积极性。除了这三项,其他行动也正在陆续展开,欢迎媒体朋友随时关注。

素材来源:市绿化市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