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水务海洋 > 文章详情

浦东:金桥镇以“五字诀”打好水质“治本”攻坚战

转自:上海水务海洋 2025-04-02 15:44:3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水环境治理面临排污口隐蔽、雨污混接反复、水质波动等挑战。浦东新区金桥镇以河长制为统领,全面构建“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口监管体系,创新“五字诀”工作法,通过“查、测、溯、治、管”全链条闭环管理,破解水质管控难题,推动了曹家沟、马家浜等重点河道水质持续优化。2023年以来,金桥镇组建专班开展“水质提升攻坚行动”,五步联动,有力提升了镇域内河道水质,市考断面连续9个月水质评价优Ⅲ类及以上,达标率100%,较上一年度同期提升8.4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98%,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查”,即全域排查



以“点线面”三维排查法摸清污染源分布,建立动态数据库。

01

“点”上沿岸排口应查尽查

采用“徒步巡查+无人机航拍+行船复查”组合模式,累计排查排口128个,建立“一口一档”信息库,明确排污主体、污水来源及排放规律。

02

“线”上管网病害精准锁定

对38条道路管网开展CCTV检测,发现雨污混接、管道沉降等病害问题56处,通过河长制平台发单至城建、环保等部门限期整改。

03

“面”上片区特征综合分析

结合7座雨水泵站运行数据,绘制“管网拓扑图+水质热力图”,形成“一片区一方案”治理策略,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测”,即精准监测



构建“河道段-排口-窨井”三级监测网络,锁定污染源头。

01

河道水质分段监测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每月对38条河道开展氨氮、总磷等指标实验室检测,划定重点整治河道12条。

02

排口动态快速检测

配备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对晴天排水排口实施“即查即测”,发现异常立即溯源,累计安装流量监测仪18台。

03

窨井临封临排溯源

针对水质超标排口,采用大功率抽水泵临排溯源,精准锁定上游污染源9处,形成污染源清单及整改台账。



“溯”即溯源锁定



依托“三溯工作法”破解隐蔽性污染难题。

01

资料“初溯”定主体

整合给排水管网图、污染源分布图等资料,初步判定85%排口责任主体。

02

调查“核溯”验真伪

对疑难排口使用浮标球、染色剂追踪流向,现场核实污染源23处,查证企业违规排污案件5起。

03

特征“深溯”破盲区

对无管网区域,通过污染物成分比对锁定来源,成功溯源化工类特征污染物2类,立案查处企业2家。



“治”,即分类整治



实行“销号制”分类治理,确保整改实效。

01

社区商户散排整治

开展“入户宣传+执法约谈”专项行动,清理违规支管36处,推动商户申领排水许可证覆盖率100%。

02

工业园区集中治污

投资120万元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3公里,更新维护设施45处,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

03

沿河工地规范管控

与26处工地签订《环保责任书》,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排水水质,查处违规工地3家。



“管”,即长效监管



构建“巡查-执法-宣传-复核”闭环管理体系。

01

完善管执联动机制

整合城管、环保、市监三支执法队伍,开展“日查+夜巡”联合行动,查处违法排污案件15起,罚款8.5万元。

02

推行数字化监管

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接入无人机巡查数据、水质监测数据,实现问题自动预警、任务智能派单。

03

强化社会共治

设立“民间河长”52名,开展“护河先锋”志愿活动28次,发放宣传手册5000份,形成全民护水氛围。



“五字诀”的落地,是无人机、物联网的技术赋能,是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的联动助力,更有基层治理务实有效的共治格局,这一创新机制展示了基层街镇在河湖水质管控重“治本”的经验做法,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板。



来源:生态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