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松江检察 | 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松江“四个区”建设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4-01 21:23:51

4月1日上午,“聚焦建设‘五个中心’ 检察在行动”上海检察系列新闻发布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举行,围绕“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松江‘四个区’建设”主题,发布白皮书并通报相关案例。

为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深刻领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最高检,以及市检察院相关部署和要求,坚持政治引领业务强基,创新检察综合履职机制,推动高质效办案、一体化协作和全链条保护,着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01

加强专业机制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顺应时代需要,优化办案模式

1

形成以业务部门主任总负责,主办检察官为统筹,3名检察官帮带多名办案骨干协作,松江大学城专家学者、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专业“外脑”助力的“1+1+3+N”办案模式。

创建工作品牌,赋能司法保护

2

创建“松知汇”检察工作品牌,以品牌赋能推进司法保护。连续3年发布白皮书,持续加大“松江大米”“仓桥水晶梨”等本土品牌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力度。

02

加强综合履职

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发展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

织密刑事打击“安全网”

1

聚焦新型、复杂制假领域,成功办理医美行业热玛吉系列假冒案,获评2024年度上海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加强对侵犯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研判和打击力度,经济犯罪检察部获评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办理的本区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荣获“上海市商业秘密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办案经验总结“‘一讲二探三联动’,筑牢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防火墙’”,荣获“上海市商业秘密保护改革创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效能

筑牢综合履职“防火墙”

2

一方面,加强与法院在疑难问题、分歧问题上的共商共研;构建法律监督大数据模型,依托数据信息分析比对,持续提升检察监督质效。另一方面,系统梳理行政监督点,充分发挥行刑反向衔接、行政非诉执行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行政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举措。

积极拓展公益诉讼监督范畴

打好全面保护“组合拳”

3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定领域公益诉讼,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平衡,修复社会秩序。办理涉及美容仪器、卫浴产品、祛疤膏等民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件,推动护航营商环境与维护社会公益并举。

探索推动刑附民制度完善

构筑权利人保护“防护盾”

4

积极探索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切实减少权利人诉累。庭审阶段,强化法检协作,合力推动权利人与被告人达成调解,全方位保障权利人利益。

03

加强行刑衔接

实现“全链条”保护

深化行刑正向衔接

1

加强与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的协作配合,四家单位共同会签相关文件,设立专门联络员,实现“点对点”对接。针对商业秘密案件成案难的问题,与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探索区域商业秘密保护模式,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办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协作配合办法》,有效减少商业秘密等决定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维权成本和周期。

深化行刑反向衔接

2

与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会签《商标侵权案件行刑衔接证据指引》,进一步将案件证据材料移送、证据认定规格、行刑反向衔接流程等问题的沟通协商成果转化为机制规范,有效提高执法、司法质效。

04

加强多方协作

助推G60跨区域保护

优化制度供给,夯实协作根基

1

2023年,九城检察机关签署《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检察机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构建“1+7+N”跨区域检察协作体系。2024年松江区检察院推动九城检察机关会签《行刑双向衔接跨区域协作意见》等多份协作文件,以机制建设巩固跨区域检察协作。

延伸办案触角,推进协同治理

2

坚持“惩防并举”工作理念,结合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助力企业堵漏建制。如在办理假冒某品牌服饰案件中,依托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统一证据标准,合力打击制假源头,会签相关文件,为区域企业创新活力赋能增值。两地检察机关协同开展治理,联合向相关行业协会制发检察建议并现场送达;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向行业协会及企业提示侵权风险,提升跨区域营商环境保护能级。

开展同堂培训,强化联学共建

03

组织、参与多场同堂培训,通过联合搭建多方学习平台,有效消除分歧、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全方位提升一线办案人员能力。

05

加强协同保护

构建“大保护”格局

理念更新,打造检企联动新机制

1

深化与区工商联常态化联动协作,召开圆桌会议,会签法律服务框架协议,发布行业保护指引。探索推进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工作,挂牌“检察官工作室”,依托上述平台开展“检察官巡回讲堂”、接受企业咨询20余次。

平台建设,打造检校合作新范式

2

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研究基地”,聚焦基础理论和实践难题,提升检察理论研究品质。与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成立研究基地,组织召开论坛,邀请来自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法检系统的专业人士及高校学者开展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能力升级,打造理论研究新基地

3

在市、分院有力指导下,力争打造上海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基地,构建以基地为中心、理论与实务两点着力的“一体两翼”研究体系,深化研究成果的模块化、个性化、精细化展示。举办“75号咖啡”涉外版权司法保护研讨会,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深入探讨涉外版权司法保护工作。检察人员撰写的多项课题及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市级刊物公开发表。

06

下一步工作重点

深化九城检察协作 

强化多地联动保护

1

继续深化九城检察协作,增强法治服务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在线索移送、追赃挽损、同堂培训等方面搭建一条面对面、点对点,更便捷的绿色通道,为产业发展赋能提速。

实质运行现有机制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2

进一步做深做实企业问需、走访调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服务;结合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制度,实质化运行G60检察官办公室;发挥理论研究基地作用,促进理论与实务交流碰撞,提高办案质效。

探索综合履职路径

提升综合履职效能

3

强化“一案四查”,结合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专利四大权利类型和“四大检察”业务,全面深度挖掘综合履职线索。加强数字赋能检察工作,更好发挥大数据在线索发现、研判中的作用,在建立数据模型基础上加强运用,提高成果转化能力。

立足新征程,松江区检察院将锚定“四个区”战略定位,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创新涌动、产城共荣、城乡融合、法治清明的未来之城,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松江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