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春日江苏别样红”系列观察‌④|以“首”促新,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转自:交汇点 2025-04-01 20:00:28

3万平方米的京东Mall南京首店成功试营业,3天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大梦·红楼》首演以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内的百余场演出场场爆满;多个国内知名品牌携最新款电动车产品首发亮相,全球采购商齐聚无锡锡山“买买买”……顺应消费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首发经济,成为撬动消费的有力杠杆之一。

从企业首次发布新产品,到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和新技术等,首发经济不只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从终端产品向产业链各环节延伸。首发经济,特点在“首”,以新鲜、独特、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赢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何以首发?本质在“新”,是企业生产技术、服务模式等创新的结晶。我省多地出台务实举措,以“首”促“新”,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比如,苏州率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将“苏元素”文化内涵和“首品牌”消费结构匹配融合,去年新引进品牌首店同比增长超50.9%。

首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隐忧。比如,有的首发活动如同昙花一现,由于产品创新不足、质量不高、服务跟不上,热度无法延续。比如,有的城市一味追求首店数量,引进同质化的快时尚品牌,时间一长,消费者热情逐步“降温”。首发经济不是博眼球、蹭热度,如何将消费者的“尝鲜”消费变为“长线”消费,以长线思维延长首发经济“花期”,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花期”长短,取决于是否有肥沃的土壤提供养分。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首发经济的优势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历史悠久,有的地方生态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应扎根当地实际和特色文化,实现差异化布局,避免“千篇一律争首发”。比如,扬州以运河文化为纽带打造“首店经济集聚区”,使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为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再者,首发经济并非大城市的专利,广袤城乡也可以因地制宜、有所作为。时尚的咖啡馆、热闹的萌宠店、精致的健身房……新潮商品与优质服务持续“下沉”,撬动了县域消费的活力,也为首发经济开拓出新空间。

首发经济是品牌和城市的双向奔赴。延长“花期”,离不开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双轮驱动。政府应强化政策支持、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精准滴灌”首发经济“蓬勃生长”。可以借鉴上海静安区的做法,建立首发经济服务专班,为品牌方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让政策红利尽快转化为市场活力。企业也要有长线思维,通过持续创新和优质服务,延续首发效应,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首发经济的“链式”发展。

首发经济不能只是“热闹一时”,要形成可持续的创新生态。比如,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首发转化;围绕江苏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打造“首发经济产业联盟”,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首发+首店+首展”联动,吸引人气流量和消费流量。江苏产业基础扎实、文化资源丰沛、消费市场庞大,以长线思维护航首发经济,以不断创新延长首发经济“花期”,定能形成品牌培育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与消费扩容的良性互动。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