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上海通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以及历史街区活化等实践中,巧妙地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功能提升相融合。在这里,文化遗产不再只是被封存的记忆,而是通过功能重构与环境优化,重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文化价值与城市品质的双重飞跃。
从文化遗产的活化实践中可以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也通过城市更新获得了滋养,其关键在于精准筛选更新对象,明确保护本体,并采用恰当的技术手段与实施路径。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入剖析更新对象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地域特色与文化精髓,城市更新才能行稳致远,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塑造城市的独特气质。
本期“悦·读城市”公开课,将是一场关于城乡空间认知的观点盛宴,也是《作为方法的空间》首发式,将带领观众重新审视城市,关注街道、社区与个体的联结。
林玉裳女士
长期致力于槟城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深度参与乔治市申遗及后续管理工作,将分享其宝贵的实践经验
刘昭吟女士
专注社区治理与空间设计,借鉴亚历山大模式语言方法,深入研究集美学村和集美大社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揭示该地区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发展和社会联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集体记忆
宣磊博士
将分享对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古镇的深入研究与设计实践
李彦伯博士
将聚焦上海里弄街区,分享在本土城乡发展中的探索实践过程
主办单位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文化出版社
协办单位
《时代建筑》
《城乡规划》
讲座地点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五楼大都市规划发布厅
讲座时间
2025年4月5日(周六)
14:00—16:00
主讲嘉宾
林玉裳
槟城古迹信托会原主席,槟城遗产委员会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专家
刘昭吟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外聘教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
对谈嘉宾
宣磊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院长
李彦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导,上海市杨浦区、黄浦区社区规划师,暜方研究室主持人
主持人
郑雅珊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副馆长
江岱 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
温馨提示
1、请扫描下方活动二维码报名。报名成功后请进入小程序“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门票”,右下角“我的订单”查看预约二维码(请凭此码入馆);如预约后不能参加,请提前在小程序上取消预约;
2、报名成功者提前半小时刷码入馆,并至五楼大都市规划发布厅入口处扫码确认入场信息;
3、为保障良好的讲座环境,请参与者严格遵守展示馆管理要求,不得携带食物、饮料等进入;
4、活动期间,请将手机设置成振动提示,并遵守会场秩序;
5、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所有。
首发书目
《作为方法的空间》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片城区,一座城市,无论大小,它们都承载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活动与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正是或日常、或特例的人的行为不断积淀,让这些空间拥有特别的气质与氛围,成为本地人的留恋与游客们的向往。以寻找地方特质出发,《作为方法的空间》是认识集美学村与集美大社的起点。
本书作者借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一种模式语言》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集美学村和集美大社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通过空间分析的视角,揭示这两个地区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发展和社会联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书中探讨了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复杂网络,也为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方法。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