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文章详情

起猛了!一站起来头晕怎么办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5-04-01 18:24:09

 
 
 
 
 
 
 
 

 

   起猛了!

一站起来就头晕!


起猛了!

一站起来头晕

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小毛病”,但又往往不被重视。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但如果你在猛地起身时眼前一黑、头晕得像坐过山车,那你已经和体位性低血压打过交道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体位性低血压的成因、症状、如何应对等方面,让大家轻松了解这个“上蹿下跳”的“小毛病”。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被称为“直立性低血压”。当我们突然站立时,重力将血液“拽”向下半身,导致上半身(特别是大脑)暂时出现缺血的状况。导致血压骤降,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有时会直接晕倒。

为什么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1. 血液循环的问题

当血液循环系统运转不畅,比如血容量不足,血压调节自然会受到影响。血液循环差的人往往会出现起身后血压低,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比如在脱的情况下,血容量下降,供给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导致症状出现。


2.血管弹性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减弱,对血压的调节变得迟钝。此外,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血管无法快速适应姿势的变化。


3.药物因


有些药物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比如降压药、利尿剂和抗抑郁药。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心率或扩张血管,使血压更难以迅速调整。

药物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因为老年人用药较多,身体代谢较慢,更容易受到药物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

体位改变时(如蹲-站,坐-站,卧-站)出现

头晕目眩

起身时会突然感到头晕,甚至感觉眼前有小星星。

心慌

因为血压骤降,心跳加速以补偿血液循环,导致患者出现心慌的感觉。

眼前发黑

是一种因为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导致的现象。


晕倒!!

当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直接昏厥,跌倒在地。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


医生会让患者从平躺位置迅速站立,通过连续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如果站立1-3分钟后收缩压下降至少2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毫米汞柱(mmHg),即可以判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和治疗

良好的生活习惯

(1) 慢慢起身:

不要一骨碌地从床上或椅子上站起来,试着先在坐姿或半坐姿停留一会儿,再慢慢起身。

良好的生活习惯

(2) 保持水分充足:

多喝水可以增加血液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加盐分摄入:

盐分可以帮助身体保持水分,从而增加血容量。但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良好的生活习惯

(4) 穿弹力袜:

弹力袜可以帮助防止血液滞留在下肢,有效提高血压稳定性。


More

当突发体位性低血压时:


在站立症状开始时可以采用一些物理反压操作

交叉手臂和腿时绷紧下半身肌肉,将腿抬高到椅子上和下蹲等,都可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并升高血压。

起-卧三部曲

小口诀

躺30s,坐30s,站30s

避免诱发因素

尽量避免在炎热环境下站立过久避免饮酒,因为这些因素会使血管扩张,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


另外,过于激烈的运动、剧烈的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症状!

急救措施

切忌不要突然坐起或者站起

缓慢、逐渐过渡体位

一旦出现,立即平卧,抬高下肢!!!

体位性低血压听起来似乎只是起身一瞬间的“小毛病”,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才是对待体位性低血压的最佳态度!

参考文献:

[1]何秉贤. 体位性低血压诊治的现代概念[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2):101-102.

[2]张筠婷,范书英,王勇. 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诊疗进展[J].2012,15(26):2982-2985.


撰文:武佐君

供图:AI生图

编辑:庄罗曦

审稿:顾芸芬,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