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偏远、23点至1点4次进出崇明,停留时间短暂……”2023年6月,一辆行迹可疑的油罐车触发了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大数据监督模型的预警,预警信息来源于区人民检察院建立的“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废破坏世界级生态岛环境资源监督模型”。截至目前,通过该模型已精准锁定64辆可疑特种车辆,清理沙石约5万余吨,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800余万元,该模型的成功应用,是区人民检察院以“数字检察”赋能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 区人民检察院“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废破坏世界级生态岛环境资源监督模型” 崇明地区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广人稀且林地覆盖率高等特点,成为不法分子非法倾倒固废物的目标。为降低危险废物处理成本,违法者常利用重型自卸车、罐式货车等专业运输工具,在农田、林地等隐蔽场所填埋建筑垃圾与危废品。此类违法行为具有强隐蔽性特征,导致执法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困境。尽管行政部门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仍未完全实现全链条监管闭环。 “正常处理一车建筑垃圾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如果不经处置直接非法倾倒的话,除了运输成本,其他处理成本几乎为零。”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区人民检察院先后从崇明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绿化市容部门获取相关数据,打造了“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废破坏世界级生态岛环境资源监督模型”,通过提炼案件共性,例如特种车辆深夜活动、多次往返、停靠时间短等特点,将车辆信息进行对比、筛选,推测此类车辆存在非法运输固废的嫌疑,形成监管数字底座,对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开展全链条治理。 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 “模型可以根据特种车辆时空轨迹发现倾倒点,也可以根据锁定的倾倒点卫星遥感精准确定倾倒车,进一步梳理出倾倒车的所属公司信息、关联驾驶员信息,开展全链法律监督。”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相关负责人说。 “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废破坏世界级生态岛环境资源监督模型”运用RGB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对比 “数字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大数据模型”构建是“数字检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共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0个,在生态环境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区域大数据模型”共比对数据20万余条,筛查出异常线索1729条,启动监督线索324条、成案259个,其中5个模型上架至最高检平台,被全国1500家单位应用。 接下来,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进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深化应用,搭建各类数据资源联动新桥梁,提供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新路径,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数字检察力量。 记者:杨佳祺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