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消保委 > 文章详情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共同优化,相互促进

转自:上海市消保委 2025-03-18 14:54:04

编者按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仍将延续着深刻调整的整体态势,中国经济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和国内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挑战,我国必须构建形成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通过激发消费动力、活力、潜力,使消费真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消费增长与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的优化都息息相关。深入研究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的共同优化路径,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2024年底上海市消保委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展了关于“营商环境与消费环境关系,如何同时推动和促进两者共同优化,助力提振消费”的理论研究。该研究项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消保委特邀志愿者张兆安牵头负责并形成《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关系的双向优化研究》报告。现编发《报告》简版,以飨读者。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

共同优化,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提振消费,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由此,促进消费的本质,就是要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而消费增长又依赖于消费环境优化来激发消费的动力、活力、潜力。

01

消费环境优化需要把握消费增长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方式的线上线下互动和各类消费载体互补,消费需求的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共同提升,消费内涵的实物和服务消费的不断联动,消费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的逐渐深化,以及消费融合发展的整体态势,使得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显露了一些新内涵,展示了一些新趋势。这些扑面而来的“新”,通过消费环境优化,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进而促进消费增长。

02
消费环境优化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

实践表明,消费增长得益于消费环境优化,但消费环境的优化,还在于企业能否提供优质商品和优良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无疑又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更多、更好的各类商品和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各种服务,为消费环境优化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消费环境优化不仅能够为消费增长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也为消费者扩大物质和精神需求提供坚实的保障。

03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良好的消费环境可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又可以促进消费环境优化。例如,在消费环境中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消费欺诈、知识产权侵权、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问题,不仅会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破坏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进而对营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又如,在营商环境中的市场准入限制、行政审批繁琐、监管执法不规范、政策不协调、隐性壁垒多、公共服务不足、市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就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导致市场缺乏活力,投资意愿不足,进而影响到消费环境。因此,只有两者之间的共同优化,才能有效推动消费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04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之间需要实现共同优化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的共同优化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持续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提升消费便利性和活跃度。三是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建立健全消费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为消费升级保驾护航。四是持续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消费券、以旧换新等方式了激励居民消费,提升活跃消费市场。

05
消费者组织需要强化功能充分发挥特殊作用

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的双向优化,离不开消费者组织的作用发挥及功能强化,以更好地赋能消费。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单一到整体,从偏重于单一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向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目标转变。二是从单向到双向,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向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保护经营主体合法利益根本一致性转变。三是从保障到纽带,从偏重于诉求保障向做好桥梁纽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四是从机构到平台,从单纯履行机构职责向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转变。

06
促进消费,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展望未来,围绕消费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在制度创新方面,如可探索设立“消费特区”,建立“新消费产品快速审评通道”,定期更新《重点监管目录》等。在经济杠杆方面,如财税工具可探索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绿色消费的税收政策、设立“消费基础设施REITs”等;金融创新可设计“预制菜安全险”、开设“消费科技板块”等。在技术赋能方面,如打造城市消费数字孪生平台,建立“全国消费信用链”,推广“区块链电子发票”等。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5年3月18日

阅读
推荐

放弃公关,全额退款!100倍赔偿!退一赔三!知名品牌陆续回应↗

一年狂揽500亿!多位顶流明星下场,她的发文网友沸腾↗

315曝光9大乱象,涉及公司品牌最新盘点

都是因为它!上海阿姨被骗302万元!浙江女子被骗820万元!警方紧急发布预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