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健康上海12320 > 文章详情

这些日常行为很“伤肾”!快来看看你“中枪”了几条?丨世界肾脏日

转自:健康上海12320 2025-03-13 08:52:27

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四是“世界肾脏日”。今年,我们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薛宁副主任医师、丁小强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知不觉伤害你的肾脏?

日常习惯忌“四长”

长期熬夜

通过多种机制对肾脏造成损伤,包括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破坏睡眠周期而导致激素分泌紊乱、生长素释放肽分泌增多而引发肥胖等,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和肾脏疾病发生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短(每天<6小时)会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

长时间憋尿

增加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风险,女性尤易患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性疾病

此外,憋尿时尿道压力增大,可使尿液反流至肾脏,严重时引发肾盂肾炎

长期过度劳累

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同时,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这是肾脏疾病重要诱因。

长期久坐不动

增加肥胖风险,而肥胖是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脂肪组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甚至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饮食习惯避“四高”

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使血液中钠离子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下降

高盐饮食还会增加尿蛋白排泄,损害肾脏滤过功能。

建议健康成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减少咸菜、腌肉等加工食品。

高蛋白饮食

使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等)增加,需经肾脏排泄,长期会引起肾小球硬化、系膜细胞增殖等结构损伤,最终可能致肾功能下降。

建议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高糖饮食

引发肥胖和糖尿病,都会导致肾脏疾病。

建议少喝甜饮料、少吃高糖食品。

高嘌呤饮食

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增加肾脏负担。

尿酸盐结晶易形成肾结石,引发尿路梗阻,还会刺激肾脏组织,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等病理改变。

使用药物“四注意”

许多药物需经过肾脏代谢和排泄,预防药物伤肾要做到几点:

勿自行购药、用药,尤其有肾脏病史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使用药物前,了解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肾脏的影响。

若无基础心肺肾疾病,患者用药期间多喝水,促进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在肾脏内的滞留。

长期使用可能伤肾的药物时,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尿液检查,及时发现潜在损伤。

保护肾脏“四提醒”

保持适当饮水量

健康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500-1700毫升水,少量多次饮用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毫升,多囊肾、肾结石、反复尿路感染等尿量需保持在每天2000-2500毫升甚至更多。

定期体格检查

肾脏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体检(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和影像检查等),有助早期发现肾脏问题。

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可导致血压升高和激素分泌异常影响肾脏健康。保持情绪稳定,适当放松身心。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长期接触重金属或化学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应尽量避免

更多阅读

想要气血充盈,只吃红枣就能做到吗?没那么简单

如何应对春天的“不速之客”?防护要点请收好!

为eye筑牢 “防护墙”,守护清晰视界丨世界青光眼日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及配图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