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首付”购房现身房地产市场,一些购房者觉得机会来了,又开始蠢蠢欲动。然而“零首付”的背后,可能并非真的零首付,可能存在一些违法违规操作,包括通过虚假合同价格增加贷款金额、以经营贷、信用贷、装修贷、小额贷等方式获取资金,使得买房人实际承担更高的成本,陷入债务的旋涡,甚至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以高评高贷的方式办理贷款,
最终房财两空
以虚构贷款材料的方式办理贷款,
最终构成骗取贷款罪
漫画绘制:闵行支行 徐慧颖
从上述两则案例中,不难发现“零首付”购房看似减轻了购房者经济负担,实则并非真的“零首付”,背后的套路也不外乎以下几种模式: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温馨风险提示
一是“零首付”购房不可行,请警惕相关违法违规行为。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行为,明确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零首付”购房套路可能涉嫌违法违规操作,请购房者警惕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零首付”购房不可信,请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办理贷款。“零首付”购房活动营造出缓解首付款压力的错觉,实际仍然需要购房者以不同形式负担首付款,同时还需承担首付款相关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大量额外支出,实际成本可能远超银行贷款利息,加剧购房者财务压力。请谨慎对待“零首付”购房宣传,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理性作出选择,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三是贷款挪用不可取,请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资金。银行机构发现借款人挪用贷款资金的,按照合同约定可采取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归还贷款或下调贷款风险分类等相应措施进行管控,如借款人无法提前归还贷款的,将影响征信记录。在办理贷款业务时,请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贷款条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资金。
钉铃铃~
恭喜您又多掌握一个
诈骗防范小tips~
以上便是今天消保微课堂的内容啦!“零首付”通常是卖房者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的促销手段,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首付。因此,各位买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零首付”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套路,避免踩坑!
供稿: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我们提供上海银行业的资讯,与TA共同成长。这里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平台。
欢迎赐稿:editor@shbanking.cn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银行资讯
长三角微信矩阵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