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论见︱别给经营策略贴道德标签

转自:交汇点 2024-11-21 19:41:22

11月19日晚,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出席活动时,直言称“我看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你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那些企业是平原型的,我的企业是垂直的,我有根”。钟睒睒还透露,自己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常年低调的钟睒睒,这次对直播带货、平台经济一通斥责,成功让自己陷入舆论旋涡中。

钟睒睒对直播带货乃至电商的排斥,当然有农夫山泉成功经营策略这个底气支撑,农夫山泉有高度发达成熟的销售网络、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不仅“有根”,而且“根基深厚”,哪里需要老板亲自“抛头露面”?农夫山泉“守成”即可,但很多没有“根”的初创企业,对流量依赖度较强的行业,没有直播带货恐怕还真不行。网红企业家周鸿祎此前去硅谷考察就发现,大部分创业公司的产品“冷启动”,几乎都交给了短视频和直播来获取第一批用户,企业有流量,市场效果就会好很多。

对这些“平原型的”企业而言,直播带货有助于提升商品流通效率、砍掉中间环节、拓展销售渠道,也为很多小众品牌、产品打开市场大门。对很多企业而言,搞直播、搞流量,未必能帮助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但在电商渠道大兴的今天,固守传统商业模式、看不上“直播带货”,或者将老板直播带货看成“对韭当割”,从而对企业商业模式附加上不合理的道德评判,更大概率对经营没有帮助。

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直播带货抢了小商贩最后一个钢镚”之类的叙事,但其实,“看不上”的带货直播间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庞大供应链。头部主播身后,往往有极为庞大的产品团队,从选品、比价、供应链保障,到直播间运营,再到终端配送、售后服务等等。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直播电商等,这些业态并不是对实体经济的单向替代,而是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直播间内外的获客、销售模式,更多的只是商业策略的区别,不应该背上不合理的“道德包袱”。

强调“看不起直播带货的企业家”,这当然谈不上错,但这就像手工业者认为大机器生产“没有灵魂”、高精尖企业看不上日用品生产的,多少带有点高高在上的个人偏见。当然,今天的电商平台仍然有一定局限性,以钟睒睒吐槽的低价竞争为例,这确实会对产业造成一定伤害,但这本质上是管理不完善的原因,不能因噎废食地归咎于电商和直播带货。

多年前,雷军和董明珠曾有过一场比拼五年后营业额多少的“10亿赌局”。尽管两个人在强调自身模式的优点,但雷军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董明珠的“能和电商合作,世界就将是属于格力的”都在强调电商渠道的效用。今天,互联网经济的效用已经开始显现。汽车通常被认为不宜网上交易,但在车圈,车企大佬却纷纷放下身段,几乎集体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播卖货尤其是老板直播卖货,不仅是节省了中间渠道、拉升了曝光率,还可以改善消费者认知,将企业价值观、承诺直接传递给目标客户。毕竟,在消费者看来,普通销售的话术可以被认定为“个人行为”,但老板亲自下场的直播往往更有权威、更值得信任。

(韩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