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懂话”似乎已经是对理发师很高级的赞美,但你遇到过“无需说话”的理发师吗?
“推开店门,洗头、剪发、冲洗、吹干、离开。”在安亭镇新源路上的首作理发店内,近乎“零沟通”的理发流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为什么剪发流程能如此丝滑?难道不需要在理发前“小心”沟通一番再开剪?
“2014年开店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了,很多顾客早已相处成了朋友,进门理发无需多言,如果顾客没有特殊要求,那我便按照他以往的风格剪成满意的样子,价格也是老价格。这也算是我与顾客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首作理发店老板孙慧解开谜团。这些年,店里洗剪吹的价格几乎没怎么涨过,男女老少均40元,烫染的价格也相对实惠。
理发师是不是一定要听得懂顾客的话?在老板娘董蒙看来,双向奔赴才是最好的。“曾有一名顾客来店里染发,对自己的需求描述不清,于是网上找了一个类似的图片给我参考,但是图片中的颜色明显偏黄,不太适合她。我建议她染稍微深色一些的颜色,染发完成后,顾客直呼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我们并不单纯追求能听懂顾客的话,我们会站在顾客的角度去理解需求,站在理发师的角度给出专业建议,这种双向奔赴出来的效果才会最好。”
理发前
理发后
理发前
理发后
说话的间隙,一旁正在理发的顾客已睡眼惺忪,“来这里理发让人感觉到十分放松,不用绞尽脑汁和理发店里的销售周旋,不会强行推销让你办卡充值,老板的剪发技术也很好,这一来二去我成了七八年的老顾客,进店甚至有种回家的感觉。”家住澳丽映象嘉园的顾客李先生笑着说。
理发店有一面绿萝墙,虽是普普通通的绿植,却因夫妻二人的精心养护,将小店装饰得生机盎然。十年如一日,夫妻俩以踏实的态度和不错的手艺,在安亭镇慢慢积攒起了自己的口碑。正如他们所说:“店名‘首作’,就是踏实做好‘头’的工作。”
在外冈镇葛隆村,有一位闻名乡里的“剃头师傅”张娣英,这位87岁的“Tony”阿婆,店里没有专业洗头以及烫染服务,却凭借一手理发好手艺和“10元理发”的平民价格备受村民们的喜爱。
张娣英在葛隆村开店已有50多年,街坊们都亲切地喊她“阿英”。“剪短,老样子。”客人落座后,张娣英将椅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在客人两鬓刷上些许爽身粉,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剪刀在客人的发间游走,不一会儿,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就成型了……“洗一下,就好了。”张娣英给客人后背垫上毛巾,将他引至洗头位置。这里还保留了最原始的洗头方式,所有的客人都是坐在凳子上俯身洗头。
正在理发的顾客许卫忠家住大陆村,在附近工作,偶然间发现了这家老理发店,“手艺不错,价格实惠,店里不会推销办卡也没有花里胡哨的项目”,于是,就成了常客。
张娣英29岁踏足理发行业,年轻时,她为了学习理发技术,独自一人去上海市中心区学习。手艺学成后,她便在葛隆老街南边开起了理发店,后来又把店搬到老街中段的位置,这一开就是50年。几十年如一日,“阿英理发店”几乎还保持着最初的面貌,一张油漆斑驳的老式理发凳,台上摆放推子、剃刀、剪刀、毛扫、梳子、爽身粉、老式保温瓶……每一件都带着年代感,见证着老街的变化。
“老底子流行烫染但是部分烫,不像现在是全部烫,有的是专烫前刘海,有的是烫辫子梢。”面对顾客的要求,张娣英总是一一满足。
“老街上人情味重,都是老邻居,开始觉得这里头发剪得好,所以一直过来剪,时间长了就有了感情,这里价格多实惠呀!趁着做头发,还能和老姐妹聊聊天呢。”葛隆村村民沈惠珍说。
理发后
张娣英没有帮手,老板伙计都只有她一人。她说,自己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在这间小小的理发店,用手中的剪刀为村民服务。
位于南翔镇古猗园路上的古猗园便民理发店,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店以来,已走过了三十多年,成为附近居民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爆炸头’‘大背头’流行,成为那个时代时尚潮流的标志。”60岁的展保云回忆道,“紧接着,潮流风向标又转向了中短发反翘、直板烫等风格,而男士则普遍偏爱起毛寸。那个时候,新娘出嫁前都要找我来盘发做造型。”
“我在这里剪了十几年了,她的理发手艺我很认可,跟她讲什么都听得懂。我头发本身不多,希望能显得头发多一点、人年轻一点,她做出来的发型就会很蓬松,我真的很满意。”老顾客王阿姨说。在这里,理发只要20元。店内常客多为中老年人,也不乏有年轻面孔被这份老手艺吸引,成为回头客。
理发后
在展保云看来,自己经营的不仅是一家理发店,更是承载着大家回忆与情感的温暖角落,“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顶着漂漂亮亮的发型,笑着走出我的理发店。”
你身边还有哪些“听得懂话”、手艺精湛的理发师?
留言告诉小嘉吧
*本文非商业广告,与以上商家无利益关系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