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文章详情

瑞金病例 | 治疗越治越重?47岁男子险丧命,真凶竟是八年前的蜱虫叮咬!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4-11-18 22:23:57

一位47岁的男子

被误诊为红斑狼疮

治疗数月病情却愈加恶化

就在生命悬于一线之际

医生们意外发现

八年前的一次蜱虫叮咬竟是罪魁祸首……


愈治愈重的神秘疾病

2024年7月的一个周四下午,瑞金医院皮肤科郑捷教授在专家门诊中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老刘,47岁,来自江西。2024年年初,他突然出现双下肢水肿和血尿。四个月后,他前往当地医院肾内科检查。结果显示,他的ANA、SSB、抗dsDNA、抗β2GP1、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质均为阳性,补体降低,免疫球蛋白和血沉高达正常值的五倍。肾穿刺提示肾小球系膜增生伴足细胞融合。当地医院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给予甲强龙联合泰它西普治疗。


然而,治疗仅在一个月内取得短暂好转,随后血尿再次出现,伴随食欲不振、呃逆、胸闷等不适。他的血液三系指标持续下降,肾功能恶化,骨髓穿刺发现了噬血性组织细胞。他被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接受了更大剂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症状不仅未缓解,反而加重,下肢出现肌肉乏力和疼痛。走投无路之下,他慕名找到了郑捷教授。


诊断之谜:似是而非的狼疮

郑捷教授立即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减量激素,停用免疫抑制剂;二是将老刘收治入院,由袁卫如副主任医师负责。



老刘的免疫指标似乎指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液三系下降,出现噬血细胞,铁蛋白和sCD25升高,NK细胞活性降低,也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然而,奇怪的是,自发病以来,他从未发热,脾脏大小正常。乳酸脱氢酶(LDH)高达3950 U/L,但肌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正常。肾穿刺病理不符合狼疮性肾损害。经过当地医院三个月的免疫抑制治疗,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


带着疑问,袁卫如医生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当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后,检验科郭平副主任技师在老刘的血液标本中发现了神秘的环状体。于是皮肤科团队立即做了骨髓穿刺检查,在骨髓涂片中也见到环状体。


抽丝剥茧:多学科合作寻真相


这个骨髓和外周血涂片均可见到的环状体是什么呢?在进一步与检验科王学锋主任团队沟通后了解到,环状体通常见于巴贝虫或疟原虫感染。但老刘无旅行史、无蚊虫叮咬史、无发热,结合临床,怀疑巴贝虫感染。


在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研究所蔡玉春教授的帮助下,通过巢式PCR检测和二代测序确认老刘感染了田鼠巴贝虫。袁卫如医生组织血液科陈秋生医生、肾内科沈平雁医生、感染科周惠娟医生会诊。大家一致认为,老刘的症状由巴贝虫感染引起,并伴溶血性贫血。决定立即开始驱虫治疗,并排查血栓性微血管病。


由于巴贝虫感染罕见,国内缺乏特效药物,医务处开通绿色通道,在蔡玉春教授协助下,次日为老刘提供了一个治疗药物,皮肤科再结合国外文献和会诊意见,加上其他有效的驱虫、抗菌药物治疗,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终于使老刘外周血中的巴贝虫转阴。


原来,巴贝虫经蜱叮咬等途径传播,引起疲劳不适,寒战,可伴有肌痛、厌食、恶心。重症患者出现高热、重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包括轻至中度溶血性贫血,低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LDH升高。巴贝虫抗体通常在发病后 2 周首次检测到,并在8至12个月内下降。巴贝虫感染的CD4+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干扰素-γ,可促进巨噬细胞杀死细胞内病原体并增强B细胞产生抗体。皮肤科推测B细胞活化是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以及多种自身抗体升高的原因。其罕见性和迷惑性对临床医生是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水落石出:八年前的蜱虫叮咬


经过一个月治疗,老刘的巴贝虫血症转阴,症状消失,肾功能和免疫指标恢复正常。四个月后,他停用激素,生活恢复如常。


追溯病史,老刘回忆起八年前在农村砍柴时曾被蜱虫叮咬,自行拔除后未在意。令人惊讶的是,这次发病竟与八年前的蜱虫叮咬有关。


在郑捷教授的带领下,瑞金医院皮肤科团队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深入分析,最终找到病因。这一成功救治不仅依赖于皮肤科的细致入微,也得益于检验科、感染科、血液科、肾内科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以及医务处和寄生虫研究所的鼎力支持。

正如郑捷教授所言,医生不能只看到疾病,更要看到患者。要勇于挑战疑难病例,尽最大努力守护患者健康。

老刘的故事

是医者仁心

和专业精神的生动诠释

撰文:陈梦雅

编辑:张子晴



门诊时间

皮肤科 郑捷教授

 周四上午 免疫专病

周四下午 特约专家门诊


皮肤科 袁卫如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 过敏性皮病荨麻疹专病

血液内科 王学锋教授

周一上午 国际医疗部

周二、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