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东方教育时报 > 文章详情

上海325万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2024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举办

转自:东方教育时报 2024-11-16 17:13:31

11月15日, 2024上海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项目对接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融合“赛会展谈”多种方式,聚焦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非公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等各类群体,为全行业全系列专业技术人才构筑高能级一体化发展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展现专业技术人才风采。大会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协办。

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对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人事人才体制机制,325万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高、中、初级职称比例稳定在1:3: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1万人。这支总量充裕、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正深刻诠释着“尽精微而致广大”的上海专业技术人才精神。

育评结合  构建高能级竞技平台

连续第二年举办的“追求卓越 向未来”上海市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设置了规划资源、城市更新、智能交通、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6个赛道,吸引了480个项目、1910名选手参与。选手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能力特征,45岁以下占近九成,硕博士以上学历超一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占5%,具有高级职称的达40%。
大赛通过“以赛代评”“育评结合”新机制,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专项培育行动,举办了50场知名专家讲座,为63个项目提供了定制化一对一指导,加强政策宣贯,着重解决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有163名入围决赛选手通过职称考核认定,其中认定高级工程师72名、正高级工程师36名。通过考核认定取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最年轻选手是一位90后。经过比拼角逐,最终共选拔出了30个优秀创新创业型项目。
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大会同期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构建“1+N”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结合的全方位生态体系。

国际接轨  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近年来,本市不断探索建立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以及境外职业资格和职称评价衔接机制。自去年《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1.0版)》发布以来,完成两批境外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包括毕马威(KPMG)中国、历峰商业等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在内的118位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新机制的建立,是人才评价“制度型开放”创新试验的典型案例,有助于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促进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人才流动,为优化本市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紧贴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并发布了《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2.0版)》。聚焦本市“(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认可清单(A类)专业领域,达到111项证书,对于持证人给予急需的出入境、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居住证积分加分等6项配套便利保障服务,其中遴选22项证书纳入急需紧缺清单(B类),配套更加便利的保障服务,遴选33项证书纳入职称比照清单(C类),符合条件的可通过申报审核、面谈答辩,比照认定相应职称。
同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科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构建高效、科学、规范的认可体系,依据产业匹配度、含金量、知名度、国际化程度等维度,制定A类、B类证书遴选标准;依据证书能查验、评价标准可比照、专业人才有需求等维度,制定C类证书标准,并建立科学规范的C类清单证书遴选评估流程。此外,今年新增补充清单(D类),以直接申请资质、豁免部分课程、减免考试科目等多种形式,推进建筑工程、金融财会、人力资源等领域境外职业资格与境内职业资格、职业认证或专业技术职称等人才评价方式互认,逐步探索从单向认可迈向双向互认,促进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走出去”,并建立“专人专窗专项”的证书查验机制,实现证书查验全球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会的主题展览中还为11家境外职业资格发证机构提供了专门的展示平台,充分彰显了坚持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的坚定决心。

示范赋能  推动高质量成果转化

为进一步凸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大会同期为202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7名专业技术人才颁发了证书,举办了以“专业技术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和首期专技“3E”讲坛(赋能、创新、发展Empower, Evolve, Explore),邀请来自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国际金融、文化艺术、人工智能、化学研究、文物保护等多个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赋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开展对话,聚焦行业研究前沿共享最新科研实践成果。通过这一场场知识盛宴,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此外,针对普遍存在的成果转化难题,积极牵线搭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评审专家、技术经理人、用人单位、投融资机构、人力资源机构等多方主体协同汇聚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接洽谈平台,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转化,促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参与者。
截至目前,大会共促成合作意向109项。大会线上线下共发布了520家单位、3000余个岗位,上海人社和猎聘同步直播,浏览达到10万人次。同期发布的上海市2024年第三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564个岗位,报名人数超8000人。

深化改革  形成高效能评价体系

近年来,为更好地发挥职称制度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畅通晋升渠道、优化服务体系,累计出台25个全系列职称改革办法,实现了职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
本市每年约4万人参加职称评审,其中民营企业人才超60%,每年1千余人取得正高级职称,1万余人取得副高级职称。为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人社部门重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新增科技传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绿色建筑、智慧交通、临床研究等近40个评审专业。今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工程系列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办法》,首次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数字技术新职业及人社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专项的14个专业全部囊括,为数字技术新职业建立了符合数字技术职业特点和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的职称评审制度,形成集聚和培育数字技术人才的合力。
持续优化特殊人才评价机制。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至今有900多名业绩贡献突出的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优化“绿色通道”,对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可突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设立职业贯通“立交桥”,畅通本市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探索“举荐制”,战略科学家等可以推荐其核心团队中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成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