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宝山区紧紧围绕“一地两区”发展大局,以“效率+、服务+、成效+、智慧+”的“4+模式”为主线,高度重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聚焦提升涉企行政争议吸纳和化解能力、加大助企纾困解忧力度,多措并举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为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效率+从“容缺受理”到“全域覆盖”,畅通涉企复议维权渠道
一是建立“容缺受理”绿色通道。注重吸纳涉企行政争议,坚持“应收尽收、存疑先收”。充分运用“上海复议”小程序服务平台,引导企业“不见面”进行复议维权。开辟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对主要材料符合受理条件、其他材料不齐全的案件实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事后补正”工作机制,全年涉企案件容缺受理率达100%。
二是落实“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构建涉企复议案件“首问负责制、全程跟进制、流程优化制”,优先立案审查,依法快速受理。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模式,出台《宝山区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办法》,坚持简案快办、类案类办、繁案精办,助推涉企复议案件全程“加速度”。
三是实现涉企基层服务点全覆盖。在全区12个街镇设立行政复议“一点一站”(基层咨询服务点、复调对接工作站)的基础上,叠加涉经营主体复议申请的功能,并落实“双百”咨询服务,即100%案前咨询+100%引导化解,做到涉企争议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和及时反馈。
服务+从“法治体检”到“深度对接”,优化涉企复议服务体验
一是开展“精准普法”和“法治体检”。开展“一企一策”“定制复议讲堂”等形式多样的行政复议宣传活动;联合区工商联开展调研问卷“问需于企”,精准回应企业需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涉企行政复议专题讲座等方式,切实为辖区内制造业领域等多种市场主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二是举办“行政复议开放日”企业专场活动。组织企业代表深入了解行政复议中的便民便企服务措施。组织企业代表旁听观摩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听证会,沉浸式体验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召开涉企行政复议座谈会,积极畅通沟通联络渠道,持续打通企业维权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设立行政复议“3ing助企基层服务工作室”。在高境、罗店、顾村、庙行、淞南等街镇商会、协会和开发区、园区等增设行政复议助企服务点,开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复议维权等,深度延伸和对接行政复议服务,并根据办案需要开展行政复议调解,广泛吸纳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
成效+从“坐堂办案”到“开门复议”,提升涉企复议办案质效
一是优化涉企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健全完善听取企业意见、公开听证等机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和表达权,通过上门调查、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听取当事人意见,举办涉企案件公开听证会3次,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办案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行政复议办案及时发现行政管理和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对影响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下发行政复议意见书2份,发挥法律风险提示功能。
二是打造涉企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建立健全“案前化解、案中协调、案后释疑”的纠纷实质性化解全覆盖机制,在区总工会新设行政复议巡回听证室,推动行政复议解纷效能向案前、案后充分延伸。实现涉企案件前置调解程序全覆盖,案前调解率达86%。通过府院联动,与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开展涉企生态环境类案件的行政诉讼庭审、旁听、讲评“三合一”活动,并实质性化解争议,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三是推动解纷效能的案后延伸。行政复议案件审结后,及时对企业进行电话或实地回访,掌握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情况,了解企业涉法诉求,并引导相对人理性表达诉求、依法主张权利。
智慧+从“信息共享”到“智领复议”,创新涉企复议工作方式
宝山区依托“复议智慧宝”数智项目在全市首创率先实现“指尖”送达和“云端”调解,“复议智慧宝”将远程在线调解、“跨域”听证、电子送达三个节点连接起来,将“前端预防、中端调解、后端联动”有机融合,“一键三连”数字化赋能全链条、全过程调解,实现送达更规范、调解更高速、当事人更满意、复议更公信。
一是前端预防: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通过视频连线了解复议案情,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复议前端。
二是中端调解:融合视频会议、音频通话、文字聊天等多种通讯技术,当事人可视情灵活参加调解程序,复议机关可电子送达调解文书。
三是后端联动:在线调解过程中,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如行政机关、法院等。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调解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调解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