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热词丨学术酒吧:当下最潮的文化活动

转自:上海嘉定 2024-11-16 09:20:37

在今年毕业季,学术酒吧突然在好几座城市兴起,成了一种新兴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这类学术酒吧的模式是从上海乌鲁木齐北路上一家十几平方米的小酒吧开始的。当时,还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刘思琪在结束了一个春季学期后,成为这家小酒吧的临时主理人,开启了一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很快,举办这类活动的场所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学术酒吧”。

这种学术交流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的刻板印象。实际上,这种以促进公共讨论为目的的文化活动一直存在,比如校外的沙龙、讲座和读书会。在不同形式的空间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面对面地交流,寻求共享、讨论、回应的意义。

把酒言欢,梦回大学课堂

从艺术到哲学,从科技到人文,一边思考,一边放空,知识与调酒师手中摇晃的马克杯“共舞”,是怎样的体验?身处上海兴起的“学术酒吧”,你可以轻松拿捏古人把酒言欢的“松弛感”。在这里,刚点完的酒还没细品,眼前的讲座幻灯片已经亮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聚在一起,在不设围墙的学术讨论中,梦回大学课堂。

在我看来,当下的学术酒吧类似学校读书会的“社会版”,微醺的酒精恰到好处中和了做学术阶段性的孤独苦闷,在分外愉悦的氛围中,那些生硬的专业名词也变得鲜活可爱起来。这让我不由想起求学阶段参加的诗社活动,社团成员不限专业,只要对文字心怀热爱,即可参与。回想起来,那真是一场文艺青年的另类“狂欢”,自由程度不亚于在酒吧听讲座。

我们的诗社名为“熹微”,源于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为柔和微明的清晨之光,隐喻四季之中,诗歌给人温暖坚毅的力量。印象中,社团在大一、大二时甚为活跃,彼时学业并不繁重,除了完成诗社的刊物编辑,大家还会定期组织线下品诗沙龙。围绕着诗歌,我们在校园的自习室、长廊、凉亭里,聊李白、苏东坡、莎士比亚、华兹华斯、叶芝,分享近期看的书籍、电影、话剧和听的音乐。我们相处默契,安静倾听每个人的发言。令人难忘的经历是,社团内曾有一位学习材料化学的男生暗恋医学部的学姐,用诗歌表达情意后惨遭拒绝。在其郁郁寡欢之际,我们给他读三毛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让愈合的伤痕,长出一朵花”;读海子的“我的名字躺在我身边,像我重逢的朋友,我从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来自友情的安慰和鼓励成为失恋的良药。如今,大家各奔东西,但那份对诗歌的热情永不褪色。

从学术酒吧追忆大学诗社的美好时光,我深感,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会构筑收获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
——董红

流动的边界,空间的盛宴

在国内,上海最早引入学术酒吧这一模式。现在看来,这一新兴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似乎不只是一时兴起的快闪营销产物,它具有一种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代表了一种令人向往的都市生活方式。

就像上海的咖啡文化也正以越来越多的“咖啡+”形式融进社会生活。记得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曾应势换装成一间快闪咖啡馆,上广电台融媒体中心侧耳团队的主持人们化身咖啡馆主理人,与快闪咖啡馆的品鉴师——作家、诗人、学者们一起,在香气四溢的咖啡馆场景中,与我们漫谈文学中的咖啡元素,回味作品里的咖啡味道,拼配出杯杯文学咖啡。

“街垒Bunker”酒吧通过讲述食物中的历史、探讨城市进化论等话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艺与小资气息;“递酒人民壹院The Tiny Bar”酒吧自几年前开启了学术讲座的新模式,成为科普生物医学知识的热门场所……而最让我留恋于这类“跨界空间”的点在于,它们消费的主要商品不再拘于咖啡或酒,而是公共空间。这是一场关于公共文化空间不同可能性的边界探索。

有一次,当我走进上海外滩美术馆时,发现原本一楼的接待区被出其不意地改造成了一间肉铺。观众不仅能够观赏新鲜的猪头,还能食用及打包带走部分肉类产品、乳制品、调味料……美术馆化身百货公司,竟在里面开出——肉铺、酒吧、茶馆!这是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与某著名餐厅一起合作为此展特别制作的一件作品。也是在此展中,美术馆首次开出的夜间项目:一间只在夜间营业的快闪酒吧。除了可以在无界的空间中“穿梭”欣赏艺术,交流探讨学术议题时与环境产生互动,我们还能体验上海餐饮项目带来的不同的夜生活。透过它们,不禁又让人对艺术的边界产生发问。艺术可以在任何空间、条件下生长,只要能让艺术呈现出一股生命力,它就是一个完美的空间。

所以“知识配酒,越喝越有”吗?有赞成亦有反对。尽管学术酒吧这一形态被有人质疑为“精英的傲慢”,抑或是把“学术当成一种浅显的符号资本和时尚单品来消费”,本质更接近娱乐而非真正的学术探讨。但不容否认,这种跨域融合的尝试确实丰富了消费市场的形态,也实实在在彰显了知识传播领域的海洋性视野。
——汤辰霞

在微醺中邂逅学术的璀璨

今年的毕业季,城市的文化地图上悄然绽放了一朵独特的花朵——学术酒吧,其中,“街垒Bunker酒吧”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众多青年心中的学术圣地。这家酒吧起源于上海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学术的严谨与酒吧的轻松完美融合。

某个初夏的夜晚,我踏入了“街垒Bunker酒吧”,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感的秘境。客人们或坐或立,或举杯轻酌,或翻阅书卷,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又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随着一场关于当代社会学研究的讲座缓缓拉开帷幕,我真正感受到了“街垒Bunker酒吧”的独特魅力。主讲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学术概念讲解得生动有趣,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而听众中,既有来自高校的学生,也有像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大家聚精会神,偶尔有人举手提问,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与开放。这里没有传统学术会议的严肃与拘谨,也没有网络交流的隔阂与冷漠,只有面对面的真诚交流与思想碰撞。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自由探索的学术乐园,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寻知识的光芒。

“街垒Bunker酒吧”不仅是一个提供饮品与美食的场所,更是一个促进学术交流、激发思想火花的平台。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
——周志轩

学术酒吧:新青年文化之光

学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是严肃、枯燥且孤独的。学者们埋首于书斋,独自探索着知识的奥秘。然而,学术酒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在这里,学术交流不再高不可攀,而是充满活力和互动。

学术酒吧之所以能够成为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新尝试,原因在于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做学术本身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情,长时间的独自研究容易让人陷入思维的局限。而在学术酒吧里,来自同行的提问和建议,能够为学者们打开新的思路,缓和这种孤独感。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术水平,更能增强学者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以促进公共讨论为目的的文化活动一直存在,比如校外的沙龙、讲座和读书会。这些活动都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与学术酒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同形式的空间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面对面地交流,寻求共享、讨论、回应的意义。这种交流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魅力。

学术酒吧的兴起,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交流的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希望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

总之,学术酒吧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为构建学术共同体提供了新的空间,它让学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术交流的新希望。
——毛佳凯

在生活间隙寻找共鸣

不蹦迪、不跳舞,如今在许多酒吧里能看到在大屏幕上赫然放映着PPT课件,台下还坐满了端着酒杯听课的年轻人。一边是台上老师的讲课声,一边是雪克杯摇晃的“唰唰”声,当学术讲座遇上酒吧文化,这种更松弛、开放、包容的公共交流空间——学术酒吧,收获了无数忠实的粉丝。

类似的经历,我也深有体会。从学校到社会,我发现身边几乎都是工作社交,似乎很少会和身边人深入地去聊一些公共话题。我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思想共鸣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一些额外的思想碰撞来让自己喘口气。

所以我平时喜欢徒步,穿梭在城市边缘或漫步于乡野之间,能帮助我消解许多压力和烦恼,也带我认识了许多人。徒步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和规划,准备一个小包就能出发。时间上也足够灵活,一个周末完全够用。走在路上,几个徒步队伍相互遇上是常事,从而也就能认识到各行各业的人。有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也有公务员、律师和老师,还有许多学生。对于我来说,徒步是一种低成本的社交方式。

在徒步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社交魅力。不同于传统的聚会的拘谨感,徒步山中,连绵的景色尽收眼底,城市变成了小小的一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每一次的擦肩而过,都可能成为一段故事的开始。我们会在山顶眺望时分享感悟,会在溪边小憩时交换想法。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建立起来的联系,往往更加深厚和真实。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让我在工作和生活的间隙找到了一种存在感,收获良多。

在学术酒吧,喝酒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收获共鸣和情绪价值。徒步、骑行、沙龙、交流会,在这些年轻人钟爱的线下场域也是如此,大家喜欢的是这样一个平等的、具有公共性的面对面交流的空间。
——陈佳颖

七嘴八舌

大城市有肥沃的文化土壤,果然令人向往之。——蜂鸟

其实,以前咖啡馆也是思想诞生的地方。——代号零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互联网社交,更强烈的优质社交需求正在崛起。——zoe

社会正在多元化发展,拥有共同话题的人群,可以选择任何舒服的场所进行交流。——波波

学术讨论可能并不适合群体开展,孤独最佳,其次是两三人势均力敌,再多就变成消费品了。——蓝色系

十几年前,在书店有各种科普向的讲座,至今令我受益匪浅。——维拉

撰稿:嘉定报
编辑:顾娴慧、袁悦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