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你在进行吗?
即使甲方提了不合理的要求,你也得保持礼貌和客气;已经很累了,但还要耐心应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朋友讲了个不好笑的笑话,为了不扫兴,你可能还得勉强笑一笑……对于这些“情绪劳动”,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却深陷其中。
最近,网络上关于“承担情绪劳动比工作本身更累”的话题引发了热议。实话实说,在职场上,情绪劳动其实是一种实实在在耗费精力的工作,却经常被忽视,因为它通常是一种边缘化的隐形工作,很难被看到或量化。
“情绪劳动”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情绪劳动就是除了日常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外,为了适应工作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进行的情绪管理和调节。美国社会学家阿琳·霍金斯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情绪劳动”这个概念。她曾在书中提到,任何涉及人际互动的工作,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情绪劳动其实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譬如,空姐要时刻保持热情的笑容;老师要在威严和蔼之间丝滑切换;护士和医生要展现关怀和冷静;迪士尼的演员要始终展现欢乐……这些都是典型的情绪劳动。
或许有人会问,情绪劳动,能有什么问题吗?不就是一种工作心态吗?其实,情绪劳动会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心的真正感受,另一个是外在的表现。当内心的真正感受与外在表现不一致时,这种差异就会变成额外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让人感到疲惫,还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
社交平台上曾流传着一张名叫“一天的工作有多累”的饼状图。在这张图中,“跟人打交道产生的情绪内耗”所占比重,远远超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努力”。
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大部分职场员工不仅要完成手头的任务,还要不断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常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面对不懂装懂的客户、脾气暴躁的领导、阴阳怪气的同事,真的非常耗费心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觉“明明一整天啥也没干,却依然觉得好累”。
尽管“情绪劳动”是个老概念,但近年来却引起了新关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随着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情绪劳动作为潜在的心理压力源,自然受到了更多关注。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企业对员工的高要求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担,还可能导致情绪劳动的过度累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这种“永远在线”的工作模式,也让情绪劳动延伸到了个人生活领域;社交媒体普及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容易分享和讨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这种公开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家对情绪劳动负担的焦虑。
情绪劳动虽然不可避免,但我们不妨采取一些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帮助自己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比如,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有效沟通、设立合理界限。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减少情绪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忧虑不会解决明天的烦恼,只会消耗掉今天的力气。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情绪劳动。或许,只有真正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职场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瞭望评论员 冯晓丹
封面来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