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能一次性开掉吗?病假只请了2个月……” 日前,在母亲的陪同下,患者朵朵(化名)从江苏南通来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郭晓青教授的诊室就诊。在看似俏皮的语气下,这位90后姑娘的焦虑情绪仍可依稀感知。
子宫和胰腺,身体的两个器官都长了“瘤子”,这是年纪轻轻的患者朵朵想都没想过的事。
“走,去找郭医生!”
一切从一次普通的妇科就诊开始。
近期,朵朵因排卵期出血在南通当地就医,超声显示,她3年前查出的子宫肌瘤已经长到7厘米左右。考虑到肌瘤较大,朵朵听从当地医生的建议决定接受手术治疗。为此,她向公司请了2个月病假。
然而,术前检查发现新情况——朵朵的胰腺尾部存在囊实性占位,考虑囊腺瘤可能。当地医院建议:先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待恢复后至普外科就诊,再行胰腺手术。也就是说,两处的瘤子要分别开展手术。
年纪轻轻就要遭两次大手术,打两次麻醉,受二次创伤,怎么吃得消?朵朵一家顿时乱了神。迷茫之际,朵朵突然想起,表姐数年前曾在上海一妇婴做过妇科手术,非常成功,而当时的主刀医生就是郭晓青。“走,我们这就去找郭医生!”
“‘睡’一觉,两台手术一起做!”
“手术能一次性开掉吗……”带着希望马不停蹄来到一妇婴,当着医生郭晓青的面,朵朵一股脑儿把想法说了出来。
“这确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涉及妇产科和普外科,不过你先别急,我们妇产科医院有专门聘请的胰胆外科专家,可以帮你会诊。”郭晓青安慰朵朵,并于当天安排她住院检查。
盆腔MRI显示:朵朵的子宫肌层/浆膜下可见多个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呈T1WI及T2WI等/低信号,最大枚位于前壁浆膜下,其内信号欠均匀,膀胱明显受压;腹部CT提示:胰腺尾部混杂囊性为主占位伴钙化,倾向囊腺瘤或囊性内分泌肿瘤可能,不能除外其他性质肿瘤,脾血管受压。
胰腺部位肿物究竟是什么?胰腺切除术后会不会出现胰瘘、出血等问题?究竟有没有一次性做两个手术的条件?
每一个不确定的背后都暗藏风险。
郭晓青细心察看朵朵的病情,并与放射科主任医师程杰军重新阅片,经过分析认为,胰腺低度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即肿瘤恶性程度比较低、生长较缓慢)。结合一妇婴外聘胰胆外科专家的细查阅病情和阅片,最终认为,可以开展妇产科和普外科的“二合一”手术。
“遇到你们,运气超好!”
一份手术方案代表着一份承诺。无影灯下,已经进入麻醉状态的朵朵呼吸均匀而平稳,她的身旁,主刀医生已经就位,一台横跨妇产科与普外科的“二合一”手术也宣告开始。
首先开展的是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剥除术。通过微创技术,三枚肌瘤被一一剥离、取出,其中最大的一枚达8厘米。随即,主刀医生为其开展“胰体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胰周淋巴结切除”。
记者了解到,术后,朵朵进入恢复期,期间胰瘘、出血等问题均没有出现。病理报告显示,肿物系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仅局部侵犯周围胰腺和神经,经严密的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朵朵的恢复良好。
(信息来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