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人大 > 文章详情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海|关爱特殊群体,营造“有爱无碍”氛围!这个街道人大工委以“家点融合”为抓手,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转自:上海人大 2024-11-14 20:21:16

人大代表“家站点”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人大工委紧密对接市、区人大的要求,以“家点融合”为抓手,坚持“阵地共建、功能共融、品牌共创、活动共推、信息共享”的理念,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效能,切实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宁实践”。

让人大代表在立法征询工作中担任“主角”

2022年,市人大静安区代表团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关于加快制定〈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条例的议案》,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基层立法联系点法律顾问潘书鸿,呼吁以立法形式回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社会需求和特殊关切。议案一经提出,得到市人大高度重视,列为当年1号议案予以推进。

“首倡”之后,基层立法联系点第一时间申报并启动立法调研工作,以市、区人大代表为核心骨干,组成立法调研组。江宁路街道人大工委精心组织,通过“小方桌议事”等形式,与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障”群体围坐在一起共商共议。大家不仅对立法提出建议,也对身边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看法。

市、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仅参与议事,还主动深入社区开展调研,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比如,市人大代表潘书鸿提出,要让盲人、聋哑人“看”上电影,满足无障碍阅读等需求;区人大代表朱宇翔提出,要重视文化场所的无障碍“软环境”建设。这些意见建议均得到了采纳。

让“家点融合”的平台发挥作用

通过“家点融合”,发挥阵地扎根基层、贴近实际、面向群众的优势,利用人大代表“家站点”、法治驿站、立法信息采集点等平台广泛听取立法意见和建议。共计组织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25场,实际参与群众550余人次。其间,举办“无声议法”活动2次,邀请街道聋人朋友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

为了掌握一手信息,调研组实地察看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情况,并到相关部门调研无障碍设施管理、志愿服务开展等情况。同时,在人大代表之家召开立法座谈会,听取街道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放关于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调查问卷1500份,走访联系48位残障人士,深入听取群众意见,获取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

此外,联系点还依托区人大常委会的12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街道人大代表“家站点”、16个居民区立法信息采集点、7个法治驿站(线上、线下)平台、“in江宁”微信公众号以及立法联系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组织社会各界参与立法意见征集工作,倾听群众呼声,传递真实诉求,让“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直达”立法机关。

让“双向赋能”激发人大工作新活力

通过阵地共建、功能共融、品牌共创、活动共推、信息共享,不仅助力立法征询提质增效,也让人大工作出色出彩,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宁实践”。

通过“家点融合、双向赋能”的探索实践,助力各项工作取得亮眼的成绩。一方面助推立法征询取得实效。联系点上报的66条意见建议中有12条老百姓的“金点子”被采纳,让“愿景”变成了“实景”,满足了群众“我的家园我做主”心愿。另一方面通过各项活动推动街道各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更加成熟普及。2023年,对辖区内困难、无子女、失能、高龄等特殊老年群体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完成个性化改造3户,套餐式改造55户;为168名独居老人配置安装“一键通”终端设备;其他各类无障碍设施也随处可见。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立法意见征询,“无障碍”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在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更多、更全面考虑残障群体的体验感,加深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心关爱,在江宁路街道营造了浓厚的“有爱无碍”的氛围,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就在身边。

稿件来源:“静安人大”微信公众号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