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说说我的交汇故事|“中国好人”何俊成:日行善事,人人可为

转自:交汇点 2024-11-13 16:49:05

一月份,慰问了100多个困难家庭和65个留守儿童;

二月份,为区残疾人家庭提供全身体检;

六一儿童节,慰问了78个留守儿童;

中秋节,慰问了4个敬老院的268名五保老人……

这是“中国好人”何俊成今年公益日历的一部分。

何俊成慰问敬老院老人

“小妹啊,大哥今年一如既往在做公益,今年做的事情还特别多!”电话那头 “中国好人”何俊成自豪地跟记者介绍,“就在11月9日,我们和亭湖区、东台市的好人联盟还一起做了交流,大家一起规划了明年的项目!”

“中国好人”何俊成和交汇点新闻最初的“交汇”是在2022年中秋节,那时他还只是“江苏好人”。偶然的一次采访中,记者得知他们全家三代人和当地一家敬老院有着跨越27年的情感牵绊,每年的中秋节何俊成总要去看望这家敬老院的老人,送去各种节礼。27年间敬老院经历了4次搬迁,老人们走了一批又一批,院长也换了五六任,他的母亲目前也移居美国跟着妹妹生活,但是何家对老人们的这份牵挂却一直持续、从未缺席。

在中秋节前一天记者对何家进行了采访,并跟踪记录了全家四代人一起去看望敬老院老人的善举。镜头里头发花白的老人紧紧拥抱,大家聊起往事不禁泪光闪烁。中秋节当天,交汇点新闻推出《三代人跨洋接力,“中秋之约”27年从未中断》,持续27年跨时空的凡人善举感动了众多网友。该报道荣获当年中国“五个一百”正能量网络精品,何家的事迹在大丰和盐城当地引起了轰动。

2024年1月31日,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何俊成以多年接力帮扶困难老人,传承良好家风的事迹荣登榜单。之后,他的故事也入选了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陈嘉庚教育公益基金资助、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华侨华人家风故事集》,他的家庭被评为盐城市“文明家庭”。

变成光,还要散发光。

“中国好人”不是何俊成行善路上的天花板。为了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在大丰区文明办的支持下,何俊成发起成立了“大丰好人联盟”,团结带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在何俊成的牵头组织下,“大丰好人联盟”的善举层出不穷,在敬老院、在困难家庭、在素食馆、在需要帮助的地方,总能看到何俊成带领穿着红色马甲的“好人联盟”成员的身影。

不仅如此,“大丰好人联盟”开始跨区合作,联合亭湖区和东台市的好人联盟一起将公益事业做大,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把敬老爱幼的范围也扩大了,原来只看一个乡镇敬老院的老人,现在辐射到了周围的4个乡镇,留守儿童也从原来的几所学校扩展到了全区!”

在近30年的公益路上,支持他乐善好施的是自家的百家福超市的营收。超市也成了他善举的践行之地。2015年11月,何俊成响应政府“菜篮子”工程,用自家房子创办超市,不仅给周边群众带来平价优质的生鲜商品,也吸纳6名困难人员就业。2016年6月,阜宁特大风灾的第二天,他在自家超市门前拉起一条醒目横幅,题有“超市将今天的所有蔬菜营业款捐往阜宁灾区”,这一善举很快得到群众响应,当天活动捐款就达1.2万元,事后全部捐给受灾村民。这些年,超市用“爱心价格”和诚信品质,赢得了口碑,也迎来了百姓的爱戴。

“在我看来,交汇正是爱心汇聚,是聚沙成塔,微光成炬。”何俊成说,与往年做公益“单打独斗”相比,通过交汇点新闻的报道后,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组织上给他成立了道德模范工作室,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跟他一起干,他的善举更有意义,也更受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在何俊成看来,公益不再是少数人的使命,而应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日行善事,人人可为,我希望通过‘好人联盟’激发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让公益慈善更有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何俊成说,这条公益路,他和他的后代会一直走下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