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众多居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南京的朝天宫街道,处于“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西南象限,这里有“一部朝天宫,半部金陵史”的厚重历史积淀,有充满烟火气的小店,还有如今年轻人汇聚带来的蓬勃朝气。因此,在探索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时,这里便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案例”。
11月12日下午,以“重回新街口”为议题的朝天宫“八巷”更新可持续发展工作坊举行,建筑、文化领域的专家,街道商户以及土生土长的居民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门口”的更新方向,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探寻新思路。
“需求驱动&多元治理”,街巷“颜值”大“焕新”
2023年,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开启“八巷”更新计划,围绕明瓦廊、大香炉、侯家桥、罗廊巷、堂子街等八条特色街巷,遵循“需求驱动、多元治理、有规则的协商议事”的更新原则,充分调动商户的积极性开展更新工作。
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鲍莉看来,朝天宫街道的“八巷更新”是一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街巷空间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传承历史文化并打造新文化IP的过程。
在对朝天宫街道明瓦廊、大香炉、堂子街等街巷的部分更新设计过程中,鲍莉团队针对街巷存在的安全隐患、空间利用低效、设施不完善、风貌杂乱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优化。借助社区入口优化、交通空间整治、服务设施升级、公共空间增设及店铺形象提升等举措,达成了历史与现代融合、低效空间精细化利用以及社区生活共同治理的目标,同时生动践行了“生活性街道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与实践领域”这一理念。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鲍莉分享街巷更新案例
街巷的顺利更新,“需求驱动&多元治理”的思路发挥了大作用。借助多元协商机制,鼓励并推动商户自主更新;同时,深入挖掘、妥善运用、精心保护并传承历史文化基底,防止生硬植入;积极优化经营空间,从旅游视角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使城市更新与保护工作既能留存老城记忆,街巷更新因为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得到了身在其中的人大力支持。
“老南京”蔡煜家中几代人都生活在堂子街,他感慨道:“我亲眼见证这里的环境一点点发生变化,直至现在焕然一新。更新与传统有机结合,不仅增添了街巷的文化内涵与新的活力,还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更新过程中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能够参与其中,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我的街巷我做主”,为城市更新持续注入新动能
作为“八巷”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店”更新的故事因设计师、店家与居民的讲述显得愈发鲜活。2023年10月,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启动了一项名为“小店出新计划”的全新探索,通过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并以公开招募“设计师”的方式,为辖区内自愿更新的小店寻觅“更新蓝图”。首批参与更新的6家小店与“设计师”携手合作的故事,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有益经验。
位于朝天宫街道评事街打钉巷1号的李记清真馆,是一家以锅贴闻名的小店。现在,即便不在“饭点”,店门口也时常排起长队,队伍中既有周边的“老邻居”,也有操着不同口音、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小店出新计划”一经推出,李记清真馆便主动报名参与。最后,与李记清真馆一同参与首批“小店出新计划”的生机勃勃水果批发部、农家小院、金陵杨家馄饨店、金中鸭血粉丝汤、易记皮肚面,都是朝天宫街道极具特色的小店代表。它们涵盖老字号、文保单位、“网红”店以及社区微店等不同类型,都面临着品牌形象、经营场景如何契合新消费需求的现实挑战。
负责对农家小院进行更新的设计师袁成龙分享设计方案
11月12日下午举办的工作坊,正是在更新后的农家小院举行。农家小院的老板黄志光说:“更新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小院能有如此宽敞的场地举办活动。”他介绍,改造后到小院就餐的顾客在原来的“老主顾”的基础上,吸引了众多新顾客,尤其是年轻顾客的数量越来越多。
“小店更新的方案从设计图纸到落地实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小店出新计划”项目负责人、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副主任纪文心介绍,提供给小店更新的方案并非“投稿后一次性评审”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在综合多方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最终确定的一个能兼顾各方需求的方案。设计方案多次接受由专家、小店老板、街坊代表、城市管理部门代表、媒体观察员等组成的“评审团”的审查,将小店的“小”事情转变为大家共同关注的“大”事情,在有规则的协商议事环境中,让商户、消费者、街坊以及城市管理者都参与进来,共同探讨朝天宫每条特色街巷的特色小店应如何打造。纪文心直言:“这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探索。”
从“要我更新”到“我要更新”,街巷更新如何持续
从南京朝天宫街道的街巷更新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街巷更新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核心环节。以往,街巷更新多处于“被要求更新”的被动局面,而如今正逐步向“主动要求更新”转变。
策展人胡燕子分享成都市玉林街道街巷更新中的故事
“既是朋友,也是邻居。”深度参与成都市玉林街道街巷更新过程的策展人胡燕子分享了她的一些更新感触。她介绍,街巷更新中,要注重多元融合式社区的打造,让不同功能空间相互交融,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在空间叙事方面,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如举办社区专题展览,将老物件转化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强化了居民的身份认同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构建,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街区的活力与凝聚力。胡燕子认为,最终更新的成果离不开“内生动力”的驱动。
在工作坊的交流中,来自南京住建、设计等单位的城市更新参与者们也坦言,要实现街巷更新的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诉求,在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充分尊重商户的经营需求,确保更新过程平稳有序。另一方面,需加强资金筹集与资源整合,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更新项目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此外,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应强化对更新成果的维护与管理,确保街巷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避免陷入“重建设、轻管理”的困境。与此同时,街巷更新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持续强化沟通与协作。积极创新更新模式,大胆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升更新的品质与效率。
“我们的城市更新有三个递进层次:有序、有理、有爱。”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卫新指出,有序,就是要将过去无序的街巷立面或表现形式进行梳理,使其更加规范有序,契合城市发展规律与要求。有理,意味着要学会包容与退让。在更新过程中,实际上是城市公共空间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妥协,其中,无论是店家还是居民,还是更新的设计者,要懂得为城市整体利益让步。第三个层次是有爱,这一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城市之间,都要传递出爱意,表达出对城市的深厚情感与热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