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北京某中学心理教师陈夏树
对不久前
来找自己咨询的一名孩子印象深刻
这个初一的学生
看上去稚气未脱,却语出惊人
话题#初中生问老师活着的意义#
也冲上了热搜
引起网友热议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
有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
这个问题自己无法解答
对于这个问题
孩子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入职6年的陈夏树
第一次明显感受到
现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严重程度正在加剧
陈夏树所在的学校心理课排课已经从之前的每周5节增加到现在的18节,老师数量从2018年的全校2个提到了现在的6个,除了上课,心理咨询频次从几个月1次涨到每周4-5次,学校开始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心理筛查。2020年后,陈夏树的工作一下子多了起来。曾经一度被视作“副科老师”的她,三番五次被校长找去询问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同年,区教委要求学生开学时都要做心理筛查量表,而以往是“有,但不用做”。据她观察,2022年恢复线下教学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明显变多了:“每个年级800人,至少每个年级都有10个以上持有医院诊断证明或是因为心理问题无法来上课的学生。”
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等机构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
“学校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吗?”
针对这个问题
有媒体发起了线上调查
结果显示
32.6%的网友认为不可以解决
34.8%的网友认为
需要家长和社会一同参与
青年报·青春上海特约评论员 唐骋华
“老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某中学心理教师陈夏树在为一名初一学生做心理咨询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期,对生命既感好奇又觉迷惘,孩子发出这样的“大哉问”实属正常,真正令人震惊的是孩子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十几岁的孩子本该朝气蓬勃,求知欲旺盛,充满探索世界的活力,谁料想,他竟抱持着如此消极的人生观。而这并非个案。陈夏树观察到,近两年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显著增加,让学校的心理教师有忙不过来之感。《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则显示,当前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不少初中生情绪灰暗。
针对这一境况,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心理教育体系有其急切性和必要性,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具体到那位学生的惊人之语,厌世恐非本意,其话语能指更多地指向对功利性教育的失望和厌倦。可以想见,在学校、家长及社会氛围的共同作用下,像他这样的孩子,日常生活几乎被学业和考试占据,一切只是为了提分和升学,毫无乐趣可言,才会感到“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这是“生命力枯萎”的典型表征。社会学家项飙指出,当前的教育系统通过上课、刷题、考试等方式,消耗着学生的生命力。随着生命力枯萎,学生被无力感淹没,失去了学习的价值感和人生的方向感,滋生出空洞、没劲,乃至厌世等情绪。这是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重要原因。而问题的解决,显然与教育系统的综合改革同步,换言之,只有应试教育真正转型为素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才有望得到实质性改善。
改革需要时间,孩子的人生却经不起等待。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依据现有条件尽早调整,减少孩子的焦虑,帮助他们寻找人生意义。
当务之急是补上人文教育的短板。实际上,有那么多孩子发出关于生命意义的叩问,已经显示出人文教育的缺失。当下的课堂教育,语文固然是重中之重,音乐、美术等也得到重视,但毋庸讳言,课堂教育仍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当诸子百家火花激荡的争鸣异化为标准答案,当风姿绰约的唐诗宋词异化为必须牢记的文学常识,当苏格拉底的智慧、贝多芬的意志异化为作文素材,知识就仅仅是卷考试、卷分数、卷升学的工具,背离了求知的初心。
我们需要摒弃应试思维,通过引导孩子阅读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领略音乐、绘画、戏剧、舞蹈之美,走进宏阔深邃的人文天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时刻感受到生命的脉动、体验生活的精彩,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致滑向虚无。
当然,要让人文教育落地,光靠教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校社携手努力。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今天的孩子抗压能力差,动不动沮丧抑郁,而是成年人用无尽的考题挤占他们接触人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当人文性被从生命中抽离,活着还怎么会有意思呢?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是时候用人文教育浇灌孩子们正在枯萎的生命力了。
部分来源:央广网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