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方升入七年级后,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上课时常常呼呼大睡。班主任李静了解情况后得知,小方六年级时父母离了婚,妈妈重组家庭后有了新的宝宝,小方现在由外公照顾,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小方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中。 “我想帮帮他,但我还不够了解他。”于是,班主任李静通过家访走进了小方的家。让李静惊讶的是,小方和外公同住在周围无人的平房里,推门出去就是荒地。外公忙于生计,时常外出,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家,小方只得自己照料生活起居,没人说话的他,性格越来越孤僻。
李静参加班主任工作坊交流活动
经过排摸,李静发现,小方并不是个例,班上的学生大都是随迁子女,来自离异家庭的占了近40%,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重组家庭。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大了,家长可以放手不管了”。
在一次微班会课上,李静设置了画写卡片环节,主题是“介绍我的家”。可令李静始料未及的是,学生的抵触情绪扑面而来。
“我没有父母,跟外公也说不上话,我太孤独了。”
“每天晚上我睡着时,父母还没回来;我起床时,他们早已上班。”
“父母从不过问我的事,他们眼里只有弟弟。”
面对学生的心里话,李静如鲠在喉。于是,她走访了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境况,与家长们及时沟通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访结束后,李静在班级的一角设置了“解忧杂货店”,开设了“解忧信箱”,由班干部轮流管理。
有一天,班长递给李静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的孤独,他盼望有同学去他家里玩。
家庭互访的想法让李静眼睛一亮,于是,新的交流方式应运而生。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班里顿时炸开了锅。
“你可以来我家吃饭吗?”
“你来我家教我做数学题,是真的吗?”
惊讶声与欢笑声交织不断,赞同声不绝于耳。
李静和班级学生们在一起
就这样,每周五放学后,李静带着四五位住在同一片区的学生到愿意受访的同学家做客。
家庭互访的第一站是学生小方家。李静提前买好了学生们喜爱的食材,一起烹制了丰盛的晚餐。
灶台上烟火摇曳,清洗蔬菜的流水声,节奏整齐的切菜声,搭配协作的欢笑声……简陋的厨房里顿时充满幸福的甜蜜。
家庭互访后,李静会在家长群里及时推送互访的照片。渐渐地,群里有了更多家长的“回音”。
学校开放日、家长会、亲子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回应”,家校沟通的桥梁架起来了。
“真想不到,我家那调皮鬼竟然得奖了!”“我儿子烧菜居然烧得那么好!”让李静欣慰的是,小方的妈妈看到了他的转变,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重新接纳了孩子,小方也找回了学习的状态。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父母看见了孩子的不易,孩子明白了父母的两难,家庭互访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融洽了家校间的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家庭能提供他们不畏艰难的底气和不断前行的勇气。”李静说。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