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故事,温暖而坚韧,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攀登。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满怀敬意与期待,正式推出《工作室的故事》专栏,这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精神的巡礼,更是一次对时代先锋的深情致敬。
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热土上,上海司法行政系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之中。在这里,无数司法行政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而这些以劳动模范、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代表命名的工作室,更是这片热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们不再是一个个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象征。《工作室的故事》,不仅仅呈现个人奋斗的历程,更有团队协作、集体智慧的塑造,它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每一位司法行政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不仅展现工作室成员们在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攻坚克难,更深入挖掘他们背后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情,以及对工作无限热爱的执着追求。这些故事,将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司法行政事业的未来之路,引领我们向着更加公正、高效、人性化的法治社会迈进。
你有故事,我愿聆听,欢迎赐稿。故事热线:24029201,联系人,徐连宗。
积极发挥人熟地熟的亲和力,情感交融化解矛盾纠纷
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过程中,“熟人”作用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韦调解工作室”创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将熟悉基层治理、热心公益的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纳入人民调解人才库,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社情熟的优势,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一线。
“老韦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唐素君具有近三十年的社区工作经验,担任过平凉辖区的多个居委的书记,她带领她的调解团队常年扎根小区院落,对每一起调解案件,力求把握争议的聚焦点、利益的平衡点、法理情的契合点“三个关键点”,帮助当事人双方厘清是非曲直并对症下药,不偏不倚、以理服众,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有口皆碑的影响力,群众亲切地称她为“唐大姐”。
积极参与“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避免矛盾升级、事态恶化
全面落实“三所联动”机制,通过设立“三所联动”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力量最大化利用。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5个居委法律服务工作室,依托法治专员和社区法官,形成了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在具体实施中,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上依托“110非警务警情平台”“解纷一件事平台”和“12345热线”等渠道,及时收集、研判、流转各类矛盾纠纷信息;线下则发挥“老韦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品牌特色,通过走访居民、企业、行业场所等形式,全面开展纠纷排查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矛盾“熄灭”在调解阶段,真正打通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法宣形式,在“平凉之窗”公众号开设“老韦新传”专栏,讲述老韦调解工作室在新征程上的一线调解故事,部分案例被上海市司法局、上海杨浦转发。创作排演法治小品《遗产风波》,把“老韦调解工作室”第100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搬上舞台,荣获2023年度杨浦区政法宣传工作“15佳”特色项目(案例)。创新实施“‘老韦’来普法、‘老韦’走社区、‘老韦’解难题”行动。分管领导带队,走遍平凉街道的15个社区,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助力破解基层社区矛盾难题。举办“新枫桥在平凉”论坛,邀请相关部门围绕多元调解机制、创新调解方式方法等方面建言献策。
近年来,工作室以“精深的法律知识、艺术的调解方式、过硬的职业素养、持续的工作热情”为宗旨,以建设富能高效的工作队伍为着力点,积极培育调解队伍为民服务理念和创新发展意识,常态化开展民情走访、积案化解、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等,基本形成矛盾纠纷分析研判、精准摸排、多元调处、多维预防的基层治理“硬防线”,切实提升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平凉旧改十几年来先后接待旧改基地居民来访咨询1万多人次,调解成功并制作人民调解协议2000多份,特别是在旧改动迁矛盾化解领域深耕细作,有效地化解和预防矛盾激化。
来 源|杨浦区司法局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季佳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