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们就接待了40多波中外客商,大家关心的也不止是展品,创新的理念、模式都是交流的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不少跨国企业展台工作人员除了不停介绍展出内容外,更是当起了接待员。
跨越山海之远,共赴“进博之约”。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特别是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进博会上不止是创新药械全球新品“大展台”,也是高质量医疗服务“交流会”。
进博会“变身”科普会,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肺癌的死亡率高于其他任何癌症类型,预计到2040年,全球肺癌的发病人数将增加到300多万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进博会的平台上,关于肺癌的创新药一直备受关注。
在浦东跨国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的展台上,一批在肿瘤领域取得的最新研发成果,包括拟用于HER2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创新疗法——选择性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zongertinib令各路参观者纷纷驻足。恰逢11月全球肺癌关注月,勃林格在展台上还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特别邀请公益组织在进博会现场启动了“公益健步”肺癌关注月患者关爱及科普分享活动,希望让公众了解中国肺癌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未满足需求,普及肺癌规范化诊疗知识,提高全社会肺癌防治的意识。
HER2基因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驱动基因,虽是罕见,但是基于我国庞大的肺癌患者基数,这种罕见却并不“少见”。借由进博会的舞台,勃林格启动的“公益健步”肺癌关注月患者关爱及科普分享活动,希望为肺癌患者赢得更多支持及理解,点亮他们的“抗癌之路”。
“虽然在诊断、治疗、支付、疾病长期管理等方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面临着困境。”与癌共舞论坛创始人金萍表示,通过“公益健步”这一项简单的打卡分享活动,能让更多人聆听到肺癌患者群体最真实的声音,理解患者对抗肺癌的决心和对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无论是科学研究、医疗保障还是社会服务,相信各方携手,未来肺癌患者的抗癌之路必将越来越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并突出强调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性。作为肿瘤领域的领导者,默沙东致力于将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和健康解决方案带给中国患者,同时持续聚焦中国癌症防治需求,携手各方开展高质量癌症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今年7月,默沙东搭建了“耀熠生辉”健康科普平台,为大众提供获得专业、全面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窗口。此次进博会上,默沙东在展区专门设立了“耀熠生辉”平台互动区,供观众进行沉浸式科普体验。
在第七届进博会现场,默沙东携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储天晴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犇龙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刘俊教授以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卡司、《健康脱口秀·第三&第四季》首席导师张慧,为观众开展了一场以“耀熠生辉,一战到底”为主题的癌症科普活动,通过新颖创意的互动形式,为公众及患者带来了专业的防癌抗癌科普知识,以推进肿瘤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生态圈建设,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贡献力量。
医学的进步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生命曙光,但目前阶段,癌症依然是中国面临的最严峻健康挑战之一。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默沙东中国总裁田安娜表示,在为癌症患者引进前沿解决方案的同时,默沙东也一直在探索创新的方式,以更好地接触公众、提高公众癌症防治意识,希望能从一开始就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耀熠生辉”健康科普平台是默沙东在公众科普领域的一大创新尝试,为患者和公众带来有意义的影响,推动健康中国2030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止是药物给予,对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性疾病,疾病可能在患者出生时即发病,并可能伴随患者一生。如果不能获得规范的治疗,可能面临较高的致残风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中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截至2023年6月,全国血友病登记系统共登记包括血友病在内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病例4万余例。
血友病治疗不仅仅是药物的给予,更是对患者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联合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诺和诺德展台共同发布了《2030中国血友病综合关爱发展蓝图》,旨在勾勒出一条未来六年内全面提升中国血友病患者综合关爱水平的发展路径。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诺和诺德将积极倡导中国血友病综合关爱理念。据悉,“2030中国血友病综合关爱发展蓝图”计划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同质化诊疗、规范的预防治疗、规范的患者随访管理以及多学科团队支持下的整体解决方案等四个目标,到2030年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统筹多学科诊疗能力,实现血友病综合关爱”的愿景,引领血友病领域迈向新高度。
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国英教授表示:“可以预见,中国罕见病事业发展将会得到持续关注和发展,罕见病的诊疗、防治及研究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罕见病患者的整体福祉提升和生活质量改善”。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过去40年,在罕见出血性疾病和罕见内分泌疾病领域,诺和诺德不断加速创新研发,以更安全可及的药品,为医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治疗方案,帮助罕见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诺和诺德深知,血友病的治疗需要对患者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信息繁杂的数字时代,公众往往难以辨别疾病信息真伪,而对乳腺癌的误解和认知误区可能严重干扰患者的治疗选择和康复道路,因此,构建完善的乳腺癌防治生态圈刻不容缓。
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诺华中国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携手乳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患者平台,聚焦早期乳腺癌防治,全力构建乳腺癌防治生态圈。诺华中国支持的“为汝而战,全力治愈”乳腺癌关爱公益行活动通过多维度的交流与创新,积极传递科学防治理念,构建全方位乳腺癌防治生态圈,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此次科普活动还获得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的学术支持。凭借其在肿瘤治疗领域深厚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张剑教授将实际临床案例与科学解析巧妙地结合,有效澄清了疾病领域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特别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误解,例如“早期乳腺癌手术成功后不会再复发”和“得了乳腺癌,手术切除后就没事了”,这些观点往往忽视了疾病复发的风险和长期管理的必要性。
张剑教授表示:“得益于药物研发的持续突破与创新,乳腺癌患者目前已可以获得长生存,但仍需要警惕复发风险。长期管理意识是乳腺癌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非常重要的一环。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和管理意识,将助力患者享受高质量生活。”
此外,为切实响应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国家疾控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等文件精神,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诺华中国还与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皮肤科领域的学术交流、疾病控制、临床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公益科普等方面全面发力,以专科发展带动防治能力提升,防病治病、惠及大众,助力实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推动我国皮肤健康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张福仁教授强调:“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一直致力于麻风防治和皮肤健康事业,如今与诺华中国合作,是机遇也是责任。我们期待通过整合双方优势,加强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合作,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皮肤科专业人才。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助力中国尽早实现消除麻风的目标。”
据悉,自2000年起,诺华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麻风患者免费提供抗麻风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已捐赠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药品,帮助全球超过 750万麻风患者得到治疗,有效遏制了麻风患者人数的增长。2014年,诺华基金会发起了麻风病接触后预防项目(LPEP),该项目也是基金会探索创新干预措施,彻底消灭麻风的一项战略。项目旨在追踪与麻风病患者有过接触的人群,并为其提供预防治疗。最近几年,诺华通过推广早期医疗诊断、数字医疗等手段助力进一步提升麻风病的防治。
诺华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免疫治疗领域负责人田瑀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医药研发、创新技术以及全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麻风领域专病建设及人才培养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葛兰素史克(GSK)中国公益支持的“破茧·橙蝶”红斑狼疮公益项目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正式启动,旨在凝聚社会力量,提高疾病的公众认知,改善社会舆论环境,以帮助患者破除疾病带来的困境之“茧”,拥抱美好人生。
活动汇聚了多位医疗专家、公益组织代表及社会学者,就患者需求、诊疗发展、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在活动上,GSK与上海浦济风湿类疾病关爱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开展系列学术合作,提升狼疮领域诊疗水平,共同守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GSK副总裁、中国医学事务部负责人童玉博士表示:“GSK深耕狼疮领域十余年,在为狼疮患者带来创新生物制剂并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医保等相关工作,助力提升创新成果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使更多患者从创新治疗方案中获益。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对狼疮等患者群体的承诺,推动关键疾病领域的诊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