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喜报!闵行区3份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转自:今日闵行 2024-11-08 14:32:55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发掘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可推广借鉴的社会治理模式,近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发布入选名单。其中,闵行区3份案例成功入选。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征集活动自2024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申报案例724份,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诸多经验和智慧。

2024年10月,经国内社会治理领域专家学者开展评审,从724份申报案例中,共遴选出100份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其中,闵行区3份案例成功入选。另有30份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

双网融合聚智赋能,

探索新时代“城中村”治理之路

中共浦江镇委员会

“城中村”治理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关键一环。苏民村位于浦江镇东北部,村域面积广阔,人口结构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超大城市“城中村”。近年来,苏民村聚焦党建进网格、数智进队组、服务进家门的治理目标,通过农户组团模式深化地面“党建治理网”,以及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搭建云端“数字智慧网”,以党建引领“双网融合”治理模式,探索新时代“城中村”治理的“苏民经验”。

其一,坚持党建引领为治理主线,将党建引领融入网格治理全过程,使治理网格成为延伸党建触角、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单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其二,坚持因地制宜为治理路径,充分尊重农民和流动人口的硬件现状和生活需求,从而在村委和村民之间建立情感纽带,画出乡村治理的最广泛“同心圆”。

其三,坚持共治共享为治理导向,让村民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乐的乡村治理格局。

“智慧银龄,拥抱未来”——

社会工作赋能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创新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党群办,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社区服务办

聚焦于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社会治理问题,通过政府、高校与社区三方联动,助力老年人从“数字难民”转变为“技能学习者”,并鼓励他们成为“设备使用者”乃至“政务宣传者”。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通过三次良性蜕变,将治理效益从老人个体数字效能扩展至社区良性互动,形成“自助—互助—再助人”的持续循环,为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蓝图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将继续深化“政府—高校—社区”联动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智慧、和谐的老龄社会。

夯实赋能工程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

中共闵行区委组织部

为持续培养打造一支与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相适应的高素质基层治理骨干队伍,闵行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全面增强基层治理队伍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实训,通过重塑条块协同的培训体系,实体化运行“美好社区”治理学院,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打造“1+14”办学体系、开设差异化赋能班次,构建起一体化、多层次的培训格局;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资源供给,提炼“一线经验”丰富课程资源、聚焦“一线队伍”选拔师资力量、依托“一线阵地”强化实体支撑,以需求为导向,对症下药;通过抓实规范有效的成果转化,做好训前、训中、训后管理,把学习转化为实践,把研究转化为课程,把项目转化为经验,破解培训内容不解渴、教学方式单一、多头重复调训等问题,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

供稿:区委组织部

编辑:王梓

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