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环境 > 文章详情

生物多样性|嘉定区浏岛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来了新朋友——北方狭口蛙

转自:上海环境 2024-09-30 16:52:06

近期,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在开展全区两栖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位于嘉定区东北部的浏岛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内发现了北方狭口蛙,为嘉定区新记录物种。此前,北方狭口蛙仅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吴淞炮台湿地公园、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以及崇明明珠湖公园等地有所发现。

北方狭口蛙“小档案”

分类地位:两栖纲|姬蛙科|狭口蛙属

外形特征:小型蛙类,头的宽度大于长度,口狭小,吻短而圆。皮肤光滑,背部呈橄榄棕色,常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或花纹,腹部肉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池塘及其他水域附近的土穴内、草丛中、石缝中。活动能力弱,不善跳跃,多以爬行方式移动,傍晚及夜间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

嘉定区拍摄到的北方狭口蛙

作为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类群,两栖类大家族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在控制害虫生物量、保护林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由于对于环境变化极为敏感,也被称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是衡量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与否、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

 浏岛整体的生境非常符合两栖类动物生存条件。工作人员调查过程中经常邂逅到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饰纹姬蛙、泽陆蛙等“常住居民”,此次北方狭口蛙的新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嘉定区两栖动物资源记录。

黑斑侧褶蛙

中华蟾蜍

饰纹姬蛙

泽陆蛙

嘉定区两栖类部分“常住居民”

浏岛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嘉定区唯一生态红线,属于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近年来,通过多方面加强对浏岛的生态保护,岛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也日益丰富,不仅是北方狭口蛙“落沪”的首选,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吸引了鸟类和其他一些本土动植物的回归。自2024年嘉定区生态局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以来,浏岛上鸟类、昆虫类、植物类、大型真菌类,以及两栖类等物种多样性数据已被初步掌握,浏岛是上海市唯一能够稳定观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豹猫的地点,也是迁徙鸟类迁飞路上的重要“落脚点”和“加油站”,更是城乡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发现北方狭口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工作人员将会持续关注这一物种是否在嘉定区建立稳定的繁殖种群。

华东地区唯一野生猫科动物——豹猫

上海本土兽类

——华南兔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红隼

珍稀林鸟

——画眉

在浏岛生活的本土物种

来源:嘉定环境


编辑:乔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