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小龙虾的吃法花样百出,这种不推荐

转自:浦东观察 2024-05-11 11:34:28


天气渐热,小龙虾开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十三香、麻辣、干煸……甚至还有小龙虾刺身。须警惕的是,生食这种吃法背后隐藏着风险!



肺吸虫病是人畜共患食源性疾病,肺吸虫可寄生在小龙虾体内,食用应注意:

1. 烹饪前要清洗干净。

2. 不要生食,烹饪温度要达到100℃以上并持续至少10分钟,烧熟煮透。

3. 不吃死虾,不吃虾头。


关于肺吸虫病,

要从肺吸虫的成长史说起。


肺吸虫的成长史


肺吸虫病是人畜共患食源性疾病。


1.寄生于人或动物肺部的肺吸虫成虫产出虫卵,随痰液或粪便进入水溪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经3-6周发育成毛蚴,钻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等淡水螺中。


2.经2-3个月的无性生殖发育成尾蚴,大量尾蚴逸出并钻进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或蝲蛄体内形成囊蚴。


3.囊蚴被食入人体后,在胃和十二指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囊壁被溶化,幼虫由此穿过空肠进入腹腔,又穿过横膈,游走于胸腔钻入肺部寄居。


所以人或动物是肺吸虫的终宿主。


小龙虾与肺吸虫的渊源


人感染肺吸虫的主要途径是食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或蝲蛄。蝲蛄学名为东北黑鳌虾,分布在中国辽宁北部、吉林长白山、鸭绿江等水域。我们通常吃的小龙虾,学名是克氏原鳌虾,与蝲蛄是不同的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河沟等水体里,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迄今尚未见其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报告。


但有文献或研究报道在小龙虾体内发现了虫卵或囊蚴。这是为什么呢?市民食用的小龙虾大多来自人工养殖。相比泥水沟等自然环境,人工养殖的小龙虾相对干净,不过养殖环境不同也会造成小龙虾的差异。比如,水藻类较多或使用饲料养殖的水体,可能导致小龙虾附着杂质较多。而且淡水里面有各种寄生虫,小龙虾可能受到水体中的肺吸虫感染。


所以,如果传播条件具备,不能排除吃小龙虾感染肺吸虫病的风险。


肺吸虫的危害


如果得了肺吸虫病,临床症状会因寄生部位等的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及幼虫移行症。幼虫穿行身体各个部位使重要的脏器受到损害,代谢物等引起免疫病理反应。比如,在肺组织之间开展“隧道工程”,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在头脑部“大闹天宫”,使人瘫痪、感觉消失、失语、癫痫,甚至致命。


吃小龙虾要注意什么?


要想尽情享受小龙虾的美味,请吃货们先做好以下三点哦。


1清洗——反复用清水换洗

如果自己烹饪,需先将小龙虾洗净。可将小龙虾放在干净水中养殖,不断换洗,直到水体较为清澈。


2烹饪——切忌生食、烧熟煮透


千万不要食用小龙虾刺身或未熟的小龙虾!


烹饪小龙虾的温度需达到100℃以上,并持续10分钟以上,达到高温消毒效果。建议不要爆炒,因为这样可能炒不透、炒不均匀,小龙虾体内仍遗留活体虫卵。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也是不错的选择。


3食用——不吃死虾 不吃头部


烹调后的虾如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且壳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很可能是死虾。


食用小龙虾时应避免吃头部,因为头部含肝脏、胃、腮等器官,容易堆积很多污染物,包括寄生虫。


Tips


小龙虾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除了蛋白质含量很高以外,还富含镁、锌、碘、硒等微量元素,但尿酸偏高、痛风、肠胃不好或者体质虚寒以及对水产品过敏的市民不宜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