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王阿姨最近几个月每天总是晕乎乎的,走去菜场买菜时头晕变得更重,有时不得不坐在路边缓一缓。奇怪的是在家躺着头晕就会消失。最近王阿姨感觉走路都开始摇摇晃晃,要人扶,变得不敢独自出门,更不敢去嘈杂的地方,每天自己闷在家里。 王阿姨来到新华医院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就诊,诊断为“持续性姿势性感知性眩晕(PPPD)”,在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据专家透露,王阿姨的情况是一个典型的持续性姿势性感知性眩晕(PPPD)的病例。这种有着这么拗口名字的慢性头晕症到底是什么,怎么预防,如何治疗?
1
什么是PPPD?
PPPD是一种慢性头晕疾病,表现为持续的头晕和不稳感,尤其在站立行走时更加明显,这种症状通常不伴有旋转感或恶心呕吐。
发病人群:PPPD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2
PPPD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以往的前庭障碍性疾病: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可能诱发PPPD。
睡眠障碍:睡眠问题也可能是PPPD的一个诱因。
情绪和精神因素:焦虑、惊恐发作和其他精神状态的变化对PPPD的发展有影响。
其他因素:心律失常和轻度脑损伤等也可能诱发PPPD。
3
PPPD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2017年,Barany协会前庭疾病分委员会发布了PPPD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这种疾病。
1、在多数时间中存在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
2、持续性前庭症状无明确的诱因,但以下3种因素可导致症状加重:①直立姿势;②主动或被动运动,但与运动方向或位置无关;③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
3、通常由引起头晕/眩晕、平衡障碍的疾病所触发,包括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以及其他神经科、内科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
4、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或功能障碍;
5、其他疾病无法解释患者的症状。
4
PPPD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适当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主要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综合治疗:治疗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心理干预、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专家特别提醒!由于PPPD的发病因素具有个体差异,因此,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找出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和诱因,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完全康复。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类似王阿姨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通过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 者:
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黄玉宇
科室介绍
优势特色:
各类眩晕疾病的内外科综合诊治;
各类前庭功能检测技术;
婴幼儿全频率段听力测试及评估;
成人及儿童各种难治性听力障碍疾病的诊治;
人工耳蜗植入的人工听觉技术;
婴幼儿及老年人助听器验配;
先天性耳聋分子遗传学临床诊断与咨询。
门诊预约请点击链接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