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书香上海 > 文章详情

新书·推荐 |《螳螂》:一次AI辅助小说创作的尝试

转自:书香上海 2023-08-28 19:22:32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螳螂》

夏予川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十年前,孔蔚然少女时期的挚友冯文文遇害,凶手至今未抓获。一日,二人昔日的共同好友林青灵忽然来电,约其在忌日前往祭拜。阔别十年回到家乡宁叶县的孔蔚然,偶然间又目睹了另一起凶案现场。凶手的作案手法同冯文文一案相似,两位被害人生前都与宁叶县首富之女林青灵关联密切。负责调查两起 案件的刑警孔振宁,却对女儿孔蔚然的怀疑视而不见。一气之下,孔蔚然决定自己找出真相。她召集了冯文文的前男友阿金和外乡人王任,在县里展开秘密调查,而凶手此时正在暗处窥视着一切。孔蔚然浑然不知,她已落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漩涡之中……






一本“普通”的书





当我们拿到《螳螂》这本书时,很可能会认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悬疑小说,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普通展现,恰巧是作者和出版团队成员想要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实际上,这本书在前期创作、出版和后期宣发阶段,全程利用了AI工具进行辅助。故事的构建、角色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发展,都经过了AI的优化参考;在出版和后期宣发阶段,AI工具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市场趋势和读者喜好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帮助书籍更好地与读者进行连接。同时,AI工具还参与了封面设计、宣发图文制作等流程。AI工具在文学创作和出版流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这一实验或许能够为内容创作者和出版同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视角。


综上,《螳螂》不仅是一本普通的悬疑小说,更是一次关于AI工具在文学创作和出版行业中应用的有益尝试。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环节的具体细节。






封面





图为《螳螂》责编霍覃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在生成式绘图AI“Midjourney”软件中得到的封面参考效果图。



从AI绘制的效果图到最终定下封面,据作者夏予川回忆,她与霍覃只进行了两轮简短沟通就达成一致,原因在于这一针对性定制的结果,多方都难以挑剔,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周期内完成,而且几乎零成本。对比过往封面设计的流程,此次《螳螂》的封面,在沟通时间和经济成本上,都具备了明显的优势。









故事架构





图为夏予川在《螳螂》故事架构初期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的部分聊天截图。她从一开始将此工具当作“聊故事”的对象,到逐步学会如何有效与之沟通,进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ChatGPT成了她在创作阶段无法替代的伙伴。ChatGPT确保了她的故事设计更符合科学逻辑,并在具体写作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让她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和自信。 



在《螳螂》决定使用一人一狗的双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故事之后,她担心自己可能无法很好地写出狗的视角,于是向ChatGPT咨询了注意事项,得到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还为她列出了相关参考书单及介绍。而在后期实际写作中,当遇到法律、医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问题时,只要提问恰当,ChatGPT都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和建议。此外,ChatGPT还可以进行连续性的对话,这是搜索引擎无法实现的功能。 

对此夏予川总结,ChatGPT能否获得良好的结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能力,也就是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对于文字工作者和喜欢阅读的人群来说,在AI时代具备一定的优势。









场景氛围






图为夏予川利用绘图AI工具“Stable Difuusion”和“Midjourney”相结合,为《螳螂》中两个凶案现场“别墅”和“酒窖”设计的场景氛围图,图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是为故事量身定制。这些实景化的空间图让她有了身临其境的实感,对于她在写作初期建立空间概念和强化虚构故事的信念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使她能够更真实自然地描写环境和置身其中的角色反应。而这些图片几乎不可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完全符合其故事设定的替代。



图为“Stable Difuusion”和“Midjourney”软件的部分操作界面截图。









角色定制





图为《螳螂》中主要角色林青灵的形象在“Midjourney”中的生成过程。左边为参考垫图,中间是其中八个结果,最右是最终成图。夏予川表示林青灵这个类型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见,具象化此形象后,她在描写其动作和对白时,能够更加流畅自然。



图为夏予川利用AI绘图软件为《螳螂》定制的其他角色图。









扩展训练





夏予川表示,相较现实题材的小说,在科幻、玄幻、古言等虚构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场景和角色概念图的作用更为明显。



图为夏予川利用生成式AI软件“Photoshop Beta”为《螳螂》中虚构的意象“花翅螳螂”绘制的效果图。



图为夏予川为正在构思的科幻悬疑长篇《涌现》设计的部分场景和角色概念图。



图为夏予川使用“Midjourney”时的口令词词库的部分截图。她表示,要想用好这些AI软件,需要学习大量的技巧,为避免被互联网浩若烟海的咨询淹没,创作者只需按需学习即可。AI工具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熟,它们一定会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容易被掌握,无需过度焦虑。









图书摄影





图书摄影作为后期宣发中的重要物料,也可以利用AI工具,得到高质高效的成品。




图为夏予川结合“Midjourney”和“Photoshop Beta”,为《螳螂》一书绘制的颇具悬疑氛围的宣发“摄影照片”,具体参数为:fujifilm Xf f/1.8, 70MM, iso200 absolutely outstanding images. --ar 3:4 --q 2 --s 750 --v 5.









结语





由于篇幅限制,以上仅展示了AI工具在《螳螂》这本书中的部分应用实例。实际上,AI工具在创意、数据和专业方向上还有更多潜力。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这些工具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它们可以提供参考建议,但最终还是需要创作者自己来做决策。


现代文学在AI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AI工具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谨慎选择,合理使用这些工具,以确保作品的原创性和质量。  未来十年将是AI工具蓬勃发展的十年。当这些工具不再是新奇事物,而是像现今日常使用的电脑软件一样普遍时,读者对内容质量和全方位审美的期望将给创作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夏予川

科幻/悬疑小说作者

90后,现居深圳,互联网创业者

曾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长篇职场小说《大数据时代》上下册《螳螂》为其最新女性悬疑作品



来猜猜看,

以上文本,有多少AI含量?




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编辑:李初臻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