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4历时数月拍摄的
大型纪录片《海派大画师》于6月5日首播
镜头对准了
嘉定籍海派大画师——汪家芳
在节目中,他向观众娓娓道来自己心中的
海派文化和创作心路
点击播放完整节目
全长约30分钟的片子,看似聚焦海派画家汪家芳的艺术人生五十载,细细观来,上海这座城市更像是隐形的“主角”。这是因为,近年来汪家芳的画总在描绘上海,笔墨总与上海的发展同步。
“艺术不能游离于时代,游离于生活。”汪家芳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以及海派山水画家,身处并无山峦可言的上海,汪家芳认为用画笔描绘自己熟悉的城市,是必然的选择,例如陆家嘴竞相耸立的高楼大厦、梧桐树掩映下的石库门建筑,都是一种随时代而变的城市山水。
近年来,他一直在探索用中国画独特的视觉形式,开拓中国画城市表达的新境界。也正是凭借《上海》《浦东》《初心》《潮涌东方》等一系列画作,他的画作既保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散发出当下的社会气息,打开传统中国画的创新空间,也打开与百姓大众的共鸣连接。
《浦东》
汪家芳表示,一直以来,自己正是想在绘画创作中传递出一种精神力量,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体现出一定的升华。“中国历代山水画经典作品其实无不烙有时代的印记,只不过此前人们可能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技法层面,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精神与哲思。这种来自传统的山水画精神,需要今天的画家将其延续到当下。我们不仅仅守住笔墨、技法,更要守住画中的精神意味,焕发的正能量。”
在汪家芳看来,艺术应该承载时代精神,他一直想挖掘画面背后的精神内核,让其既能体现历史的经验,又具有面向未来的哲思,真正能够流传下来。于是人们看到,在汪家芳最为人熟知的巨幅国画《上海》中,画面串联起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红色历史传统以及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渲染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重属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初心》中最为令人动容的,是穿透一众红色地标的那缕曙光,照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不改的初心。
《上海》
据汪家芳透露,接下来他打算着手创作一组约50幅小画,目前已在起草小稿。这组作品依然以上海为主题,却不同于以往的宏大,一幅画讲一段小故事。画弄堂里、居民区的烟火气,画赛车场、电竞馆的未来感,也画新与旧的有趣碰撞,例如行走在永不拓宽的马路上,转个弯就瞥见壮阔的高架桥,又或者饱经沧桑的优秀历史建筑与摩登现代的陆家嘴三件套“同框”。艺术表现手法上,他也有意一改此前较为写实的方式,尝试以更为自由灵动的水墨,创造更有意趣的精神空间。
汪家芳关于嘉定的部分画作↓
来源:CCTV4、文汇报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