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申聊】上海观察前传之“上观六记”
分享至:
 (12)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渊 2016-03-01 05:30
摘要:我们依然相信内容的价值,相信我们有做好内容的诚意和理性,相信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应该尊重常识,相信无论走得再远,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该做什么。

 

一、夜啖记闲:花生米

 

“真有空啊,大半夜还在这里吃花生米。”M边往嘴里扔了两粒花生米,边嘟囔。

 

2013年12月初某夜,没有时钟,手机显示已经十点多了。莘庄解放大厦18楼,用句评书里的套话:亮得犹如白昼一般。一张大桌子前,M、Y和G焦虑地一起剥着花生米。

 

“还有5天就要上线了,突然短信平台出问题,你们说霉不霉?”Y一直只记大事不记小事,其实此时距离上线只有3天,但她说是5天,其他两人都没反应,习以为常了。

 

“说真的,以后会怎么样?”G头也不抬冷不丁问了一句。

 

M继续嚼着花生米,反问道:“你是说项目还是说我们?”

 

Y不等G回答,哂笑道:“最好的结果么,就像领导说的,既有影响力又有美誉度,但有这么容易吗?”

 

“最坏就是这两个都没有是吧,”G抬头看看他俩,“那如果这样,我们以后做什么?”

 

M和Y突然停嘴不吃花生米,几乎同时用手指着对方。一个说,你当然继续跑体育;一个说,你还可以编编群众来信。G感觉有点被冷落了,忙问了一句:“那我呢?”

 

M和Y大笑,M说:“你就回高老庄吧。”

 

二、刷屏记情:无名氏

 

无名氏:男,30刚出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体态略魁梧,语速较慢,言辞谦逊。

 

“夜啖花生米”的两个多月后,编辑支小姐带着他走进办公室,对G说:“这就是著名的无名氏,是我的大学同学。”

 

“你知道你的那篇稿子刷屏了吗?”G握着他的手,感激地看着他。

 

一个月前。

 

下午4点多,G接到支小姐打来的电话,支的语气一向比较急切,这回更甚:“电视台刚给我打电话,说要请那篇文章的作者今天晚上参加他们的访谈节目,我问了他,他说文章是匿名的,所以不想去。”

 

G有点诧异。三天前发的那篇稿子,他看过初稿,是支约她同学写的,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公务员为何要辞职的心路历程,完全是自白。“电视台居然也知道这篇稿子了?”

 

“是啊,这篇稿子天南海北很多媒体都转发了,有不少还配了评论,电视台希望作为一种现象探讨一下。”

 

回到那天。

 

无名氏掏出名片递给G,毕业于华政的他,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当了律师。“这篇文章完全是自己的感受,我以为不会有多少人看的。”

 

“你有真情实感,但又收着写,没有太多情绪化的东西,这种文章才是上档次的。不过,我们也没想到能引起公务员这么大的反响,上线到今天,这是第一篇爆款。”

 

G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他心里想:“有你这篇稿子,我们真的可以稍微松口气了,你这哥们是太上老君派来的救星吗?”

 

三、无知记愧:理工男

 

“我昨天晚上仔细看了一下,这几个需求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陶工两眼放光,脸上绽放出标志性的笑容。

 

“那你看一个月做得出来吗?”坐在一边的Y追问了一句。

 

“时间紧是有点紧,不过只要技术公司配几个比较强的程序员,专门做这个,应该没问题。”陶工搓着手,看上去有点兴奋,就像大多数理工男要解难题时的反应。

 

前一天,YMG三人出去开了个会,收获的成果是好几项版式改动要求。所幸他们都是文科生,当时想也没想就把任务接了下来。回来后却没底气了,第一件事是给陶工打电话,因为他的身份是技术顾问,兼职的。

 

其实,每逢讨论技术问题,YMG都常感慨:“让我们这些人看看稿子大概还知道好坏,但技术这件事,是真不懂。”“不管是写稿子还是做别的事,最基本的是要尊重常识,我的常识告诉我,技术要靠理工男。”

 

数月后。

 

叶工第一个走进会议室,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作为面试官之一的陶工开始问技术问题。20分钟后,Y转过头低声问G:“你听懂他们说什么了吗?”

 

“我听懂了两点,他是广东人,毕业于复旦。”G认真地回答。

 

两个月后,叶工终于下定决心来当技术总监,全职的。

 

让他下决心的原因之一,是一次愉快的谈话。“这里都是文科生,报社女同事对理工男很好奇,只要你做得好,她们都会崇拜你的。”“对啊,到时候你想见哪位女同事,她就一定会来陪你聊天。”

 

众人七嘴八舌、滔滔不绝,叶工在一边已经憧憬着未来的幸福,嘴都合不拢了。

 

四、冒险记诚:真心话

 

这是一次“普通聚会”,却让所有人后悔。没去的后悔没听到这么精彩的内容,去的则后悔自己说了太多。但隔三差五的,总会旧事重提,来一次情景再现。

 

每个人都有提问的权利,每个人也都要回答问题,而且不可打妄语。提的问题也还正常:“你有过多少前任,到没到两位数?”“上次去你家碰到的那位,好像不是你的现任?”“你对身边的人有没有特别的感觉,是谁呀?”

 

很多时候,气场很重要。那次“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效果出奇的好,几乎每个人都如实作答,甚至没有扭捏之态。至于具体怎么回答的,因为过于劲爆,只能在此删去一万字。

 

道理或许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吐真言的愿望。

 

“你们对稿子具体有什么要求?”每次编辑去约稿,对方都会问这种问题。

 

“没什么特别的要求,说点真心话就行吧。”也几乎每次,编辑都是这么回答。

 

“我以前有很多积累,但这次没有一手采访行吗?”有些作者会这么追问编辑。

 

“当然最好要有采访,如果实在没有,也要尽量写出新意来。就是说你可以当键盘党,可以通篇没有几句自己的话,但一定要有立场、观点甚至情怀,要让稿子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材料。”喜欢互相间追问“隐私”的编辑们,跟作者讲起来总是头头是道。

 

不管毫不正经还是一本正经,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约稿子,只有有诚意讲真话,才有可能玩到一起,玩出火花。

 

五、离别记乐:最后一课

 

“窗外又传来其他采编部门的号声,下一场重要会议要开始了。大哥站起来,我觉得她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同事们啊,’她说,’我——我——’但是她哽住了,她说不下去了。她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M在微信群里写下了这段话,引来不小反响。“背得好熟。”“你有个软件吧?填上关键词就行。”“张都德·馒头!”“呵呵,这个梗上回用过一次。”

 

M继续在群里写道:“短短两年,体育部、数字传播中心、数字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这个段子我用了4次。”

 

“我也变了4个部门。”“我3个。”“我才2个……”众人争相发言,玩笑中带着怀旧加一点点憧憬。

 

“以后虽然部门不一样了,但很多人还是在一个大办公室,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

 

“以前我们是10几个人做,现在全报社来做。我当年想过这个项目各种可能的结局,只有这个没有想到,最后和报社融为一体了,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这个群要永远存在!”

 

说得正热闹,Y冷不丁插话:“办公室钥匙在哪儿呀,我找半天了。”原来她又忘性大发了。

 

不过这话问得颇有意味,我们不是都在找“钥匙”吗?


六、出书记本:题外话

 

“你们居然还出精选集?”

 

“精选集会卡PPT”是“上观三宝”,每次接待各地媒体,这是必备之物。一般不出意料的话,精选集会是一个话题。

 

“都做新媒体了,为啥每个月还要出个集子?”“会送到哪一级的领导手里,他们看不看?”“每个月印几本,成本多少啊?”

 

也不知为何,从最早策划项目时,每个月出精选集就定下来了,而且是极少没有争议的设计。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可能就是这群人骨子里的报纸基因吧。

 

这套书之所以起《申喉4855》这个名,是因为上海观察是在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诞生的,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以后再出书估计就不叫这个号码了,因为已经搬到了更有故事的延安中路816号。无论是出精选集还是出书,都是向传统致敬,向报纸致敬,向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新闻理想致敬。

 

曾听人感慨,现在内容做得比较扎实的公众号,大多都是纸媒出品,要么就是现在或曾经的纸媒从业者出品,为什么呢?因为码字就是他们的职业,是他们的基因,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看到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有人孤独地拿着一张报纸;当我们看到在公园的椅子上,有人执着地捧着一本书;当我们看到那些90后和00后,打开手机津津有味地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就依然相信内容的价值,相信我们有做好内容的诚意和理性,相信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应该尊重常识,相信无论走得再远,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该做什么。

 

(作者为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曾任上海观察主编。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小小tips:

 

这套《申喉4855》丛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即将在当当、卓越、京东、文轩、博库等上架,各大新华书店也会有销售。尽请关注!另外,上海观察个人中心的【集市】中,将免费赠送会员20套新书。想要的小伙伴,赶紧用贝壳换购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