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习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有些什么人?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余晨扬 樊江洪 2018-05-26 17:43
摘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来自社会不同岗位,但都是全国劳动模范或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本科班,他们不仅年龄不等,来自社会的各个岗位,而且都是全国劳动模范,或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劳模。这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五一节前夕回信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  

 

总书记的回信让劳模们激动万分

 

1992年,在中组部、教育部(当时为国家教委)、全国总工会共同努力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办了劳模本科班,招收对象主要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制四年。每届劳模班人数不等,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26年来,共计培养607名学员。其中,不少学员成为行业楷模、大国工匠,还有一些学员走上了领导岗位。  

 

本科劳模班学员们清楚地记得,给习总书记的信是今年4月17日寄出的。写信的初衷很简单,就想用最朴素的语言,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汇报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感谢对劳模群体的关心和关怀,并阐述自己对“劳模精神”的理解。 

 

他们没有想到,习总书记在百忙中很快就回信了。4月30日下午,他们就接到了习总书记回信的通知。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习近平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李珂老师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描述了当时劳模班学员们读信的场景:“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最初只是希望总书记能回信,没想到这么快就成真啦。”

 

李珂老师和2016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劳模班部分学员。余晨扬 摄。

 

李珂是劳模班的一名任课老师,主讲“社会学概论”、“劳动关系概论”。在平时,他更像是这群特殊大学生的朋友。2005年,他硕士毕业后登上大学讲台,迄今已经带过四批劳模班学员。他为劳模们授课,也从劳模们那里了解到好多感人的故事。“我真心觉得劳模们的精神值得社会推崇。比如,一位火车司机劳模把着火的火车平安地开到了站台扑火,那是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位交警劳模创造丰富了交通指挥标准手势,那背后的含义与分量十分郑重。一位年轻村支书十几年来带领乡亲们在一片荒芜土坝上建起乡村集市走向共同富裕,那段复杂历程背后浸透着他的心血……”

 

李珂也是《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一辑)》的作者,该书在今年五一节前出版发行。起初,他想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每位学员的不同故事,在书中做一番分析点评。但当他整理这些故事时,时不时心生酸楚、眼睛湿润,发现无论怎么分析,都不及劳模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有感染力和阅读价值。

 

“今天下午他们有考试,考完试他们就过来了。”李珂特意叫来了四位2016级劳模班的学员,他们也是《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一辑)》的几位主人公。

 

这样,在五月的一个午后,四位劳模用了半天时间,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郑贵有:不懈钻研终成“工人院士”

 

郑贵有在工作岗位工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郑贵有今年47岁,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级劳模本科班班长。他总能把全班同学号召起来,同学们都说郑班长人缘特别好,他笑着说:“我当班长就是为他们服务的,服务好就行了。”

 

郑贵有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的高级技师、中国兵器集团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他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他参加工作26年来,进行的科研试制、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达130余项,为企业节创价值达710余万元。

 

“我第一次进厂房的时候,看到高速旋转的机床,眼睛都不够用了。”郑贵友毕业后选择了机电公司,主要承担北重集团内部设备大修任务。进厂一周,他了解到自己的一位老乡是车工“四大金刚”的师傅,属于师爷级的人物,就跟着这位老乡和师傅学习起来。在工作中,别人不愿干的活他抢着干,别人不愿钻的技术他刻苦钻,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设备技术的钻研上,很快就成长为技术大拿。工作三年后,他成为当时工厂里最年轻的车工班班长,刷新了这家上万人大厂的纪录。

 

郑贵有在工作岗位工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掌握技术是要付出比他人好几倍的辛苦的。郑贵有经常早晨七点半上班,晚上九点多下班,工友们都说他是拼命三郎。但是,身高一米八三的他,也有扛不住的时候。2003年9月,企业承担了350支出口马来西亚火车轴的加工任务,由于任务重、工期短,车工班临时采取人停机不停的双班作业方式。郑贵有作为班长、党员,带头主动上大夜班,连续奋战18天,最终高效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由于劳累过度,他病倒在生产一线,持续一周高烧40度以上,任务一完成就住院接受治疗。

 

2007年7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郑贵有因手指受伤在家休息。晚上11点多,突然接到公司生产科的电话,要求他立刻回厂指导,完成某个项目的推进器主齿轮轴的精加工任务。他二话没说,放下电话就赶到公司。领导要求他务必在下午3点前保质保量完成,否则会影响推进器的装配节点和项目的科研进度。来不及换工衣,也不顾手上的伤痛,他亲自上手,两个多小时后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在厂领导和项目方的认可。但他那受伤的手指再度感染,不得不再去医院接受治疗。

 

从1995年开始,郑贵有带起了徒弟,到现在已经带出20多位。不过,这些徒弟中,能坚持干到现在的不多,他为此感到遗憾和惋惜。“我们车工岗位真的非常辛苦,又脏又累,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又高,工资待遇却不高。招不进人,也留不住人。这个问题在不少大的国企存在,应该引起重视。”

 

近几年,有很多企业许以高薪,希望郑贵有加入,他都婉言谢绝。“谁不想拿高薪,谁不想让家里人过得好点儿啊。但是没有北重,哪有现在的我?”

 

2016年12月8日,郑贵有光荣地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这是我国对技术工人的最高奖励。从1995年至今,共评出230人。有人比喻,能评上这个奖,可以说是工人里的“院士”。郑贵有为此更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工友们经常问我,工作这么拼,工资也不多挣,图个啥?我现在回想,没有当年的打拼,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就。我这样的付出,就是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砖一瓦,我们中国工人就要爱厂如家。”

 

赵艳芳:干良心活被誉“金牌导游”

 

赵艳芳在准备全国导游大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做导游能成为全国劳模,这可能让许多人感到吃惊。赵艳芳就是一位这样的劳模,了解她事迹的人,均打心眼里表示佩服。

 

导游是赵艳芳的第三份工作,“没问题的,你来吧,小芳。”这是她的师傅回的短信。就是这条短信,让她这个农村姑娘走上了导游的道路。经过自己不懈追求,又成为全国优秀导游员、吉林省金牌导游员,最终获得全国劳模称号,是获得此荣誉的吉林省旅游界第一人,也是吉林省林业系统第一人。

 

赵艳芳今年39岁,是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导游员。她说,当导游是她喜欢的职业,“可能有人认为导游一天到晚就是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甚至耍耍嘴皮子忽悠游客。其实不然,做个好导游需要真诚热情,需要工作之余付出很多努力,其实,任何工作都应该认真努力去做,努力了,就能取得成就。”

 

一次,赵艳芳感冒发烧,吃药后体温仍高达39.2度。她急了,因为第二天要带一个旅游团的。她让室友背着她到了卫生所,来不及输液治疗,就打了一针。第二天早晨,她不顾头晕高烧,依旧拿起麦克风,扛着导游旗,精神抖擞地站在游客面前,带团结束后又立刻到卫生所接受治疗。

 

还有一次,一名游客由于晕车厉害,猛地一下吐到了大巴过道处,许多游客捂住了口鼻。赵艳芳见状,想都没想,直接双手套上方便袋,将呕吐物装进了袋子,再拿来卫生纸把地面擦干净。当她起身时,看到游客们有的用惊诧的眼神打量她,有的投来赞许的眼神。“其实我也严重晕车,看到呕吐物我也很难受,但我想不能影响游客们快乐的心情。”

 

2012年的全国导游大赛,彻底改变了赵艳芳的人生。骨子里的执着,让她竭尽所能把这件事做好,但掌握1800道知识问答题,是她最大的绊脚石。那段时间,背题、写题、整理导游词成了生活的全部。最终,她以88.88分的总成绩,获得了全国第23名。并以吉林省第1名、东北地区中文组第1名的成绩,走向了颁奖台,获得了全国优秀导游称号。2015年,她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

 

“导游其实是个良心活,带着游客走马观花也行,走最精彩的路线、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风土人情告诉给游客也行。我都是抱着和游客换位思考的心态去当导游的,让他们感到不虚此行,是我做导游的初衷。”

 

黄景图:全世界最富有的“快乐电工”

黄景图在工作岗位工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前两天,我家洗衣机坏了,就邀请黄老师去帮忙,看看怎么回事。果然厉害,经黄老师动了下手脚,通上电就好了。”未等黄景图开口,李珂老师就向记者讲了请劳模修洗衣机的故事。

 

“因为我会变魔术”,黄景图从不觉得修电器是个难事儿。他是漳州招商局码头的维修工,先后获得过漳州招商局码头公司岗位能手、招商局国际首届“金质荣誉勋章”、海西经济区建设首批“福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等称号,2013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1988年,黄景图念完高中,带着母亲省出来的几百元钱,来到梅山一家培训学校,报名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家电维修班。在班上,他是提问最多、手脚最勤的学生,当别的学员还在摸索时,他已经组装出了第一台电视机。老师看他技术掌握这么快,就提前2个月让他结业,告诉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自己开店。后来,在泉州的一家电器配件店,他偶遇了华侨大学一位教授电气原理专业的老先生,让他去听“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这门课正好是他钻研中的瓶颈。结课后,老先生对他说:“要想在行业里有发展,就一定要到企业去。”

 

就这样,黄景图被推荐到招商局码头工作,一干就近二十年。“那些各时期进口的庞然大物,像一堆世界难题在那里等着我,现在想来还是好激动。”黄景图的太太问他,如果不给工资干不干?他说:“干,干嘛不干?”他的理由很简单,修理设备使他快乐。每当修好一台设备,他都像欣赏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一样。“看着机器能在自己修理后欢快运行,那种滋味不是金钱能买得来的。”难怪妻子说他与机器设备过日子了。

黄景图在工作岗位工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2008年,招银港区国检部门的一台放射性检测仪器出了故障。这台设备是法国进口,国内罕见。法方表示,唯一的办法是送到法国总部维修。但是,将整台机器拆下来,别说费用惊人,来回花费大量时间,会耽误生产做业。招商局有关领导想到了黄景图,让他试试看。“临危受命,我一下来了劲儿。”因为这个仪器怕紫外线,黄景图只能晚上加班。此前,他没有独自修过这种进口设备,只能依靠仅有的一点英文说明书来琢磨怎么维修。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他随便吃几口饭,就赶过去围着机器转,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尽快找出故障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经过黄景图的修复和改进,这台检测仪的使用功能更加高效合理,任务圆满完成,节省了21万余元的维修成本。

 

从水电工到机修工,从机修工到高级技师。这一路上,黄景图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千次的维修、几百次的抢修,独自承担了几十项重大项目的紧急攻关任务。黄景图总说自己是永远快乐的维修标兵:“如果这些快乐能折合成人民币,我坚信我一定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梁艳花:只想做好本职工作的腼腆女工

梁艳花列席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供图。

 

2016级劳模班中,年龄最小的学员是梁艳花,今年只有32岁。她是甘肃省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主提操作工,29岁时就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梁艳花性格腼腆,让她讲自己的劳模故事时,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比起各位大哥大姐,我还差得很远,还要努力呢。”

 

谈及当初获得省劳模称号时的心情,梁艳花坦承:“劳模的称号和我是不期而遇的。因为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并没有刻意去追求荣誉,也不是为了当先进或者模范而不懈努力。我只是珍惜我的这份工作,觉得就应该竭尽全力地做好本职事情。”

 

作为一名农民工,梁艳花十分珍惜这次劳模班求学的机会,同学们都夸她是班上最刻苦的学生之一。“我们来这里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相互交流,收获很大。之前我觉得劳动法和工会法离自己很远,搞不懂什么是单位福利,现在都清楚了。”梁艳花表示,以后回到单位也要做好相关的普及工作。

 

在京脱产学习几年,作为母亲的梁艳花也想念千里之外在家的孩子,但她表示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习,因为机会难得。她的大儿子8岁了,跟小朋友们常常夸起自己的妈妈,说是值得他骄傲的劳模。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求学的一届届劳模班学员,都通过刻苦学习逐渐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所学课程主要包括了法律基础、行政管理、社会学、英语等等。

 

2016级劳模班班长郑贵有骄傲地说:“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在重新认识自己,信心更足了,相信大家在完成学业回到工作岗位后,会更好地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

题图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宣传部 供图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