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培训三年又三年,医师之路怎么那么长
分享至:
 (10)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米弟 2016-01-14 20:35
摘要:卫计委的一纸通告,在医学界引发集中吐槽。

 

我的“奋斗史”

 

前两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听说你们规培完了还要进行两到四年专业培训,是不是啊?”今年已经27岁还在进行着三年医师规范培训的我闻此“噩耗”,瞬间惊得没站稳:“你等会,我去网上查查,到底怎么回事?”

 

这一查,我心里顿时有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悲壮感,三年医师规范培训才开始了一年,刚过一个槛,又来一个槛,我这到哪年才是头啊。

 

我来自山东一个小城市,当年考上上海一家全国知名医科大学时,很是在亲朋好友轰动了一阵子,不少同学也很羡慕我终于可以走上自己的理想之路。我那时很迷各种医生剧,觉得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特别酷。

 

刚踏入大学时,我也满怀着希望与理想,希望能读完本科读硕士,争取进入一家大医院,实现我想做白衣天使的梦想。

 

不过进大学后没几年,就听说现在毕业以后不能立马工作,而要去基地进行规范培训三年。好吧,怎么办呢?上了这条船也下不来,内心也真的是很热爱这个职业,读了五年本科加三年硕士,难道八年读完后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就要“自废武功”?

 

绝不轻松的规培生活

 

于是,在被层层筛选后,我进入了目前这家三甲医院成为一名“规培生”。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工作有着落,如果表现不达标的话,我照样会被“踢出局”。

 

医院对我们的要求是三年内需要有国内核心期刊科研文章的发表,但科室的要求又更高一些,需要发表国际SCI科研论文一到两篇。

 

现在,我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匆匆赶着七点前到达医院,晚上七八点甚至九十点才下班回家,几乎已经没有力气再做科研了。于是我的双休日基本上都在看书写文章做科研,个人的娱乐生活必须十分克制。

 

而如何把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分配在临床和科研上,也真的是挺矛盾的。我的很多年长同事都常说,家里孩子小时候都是认为自己没有爸爸或没有妈妈的,因为睡觉时没看到医生父亲或母亲回家,而早上起床时父母又早就去上班了,休息的时间里又在做科研,几乎没办法陪伴孩子。

 

“规培生”的工作,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各个科室轮转,除了自己的本专业之外,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技能、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我就已经待过了外科、内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确实学了不少知识。 

 

对于临床型的硕士来说还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一些专修科研型的博士、硕士来说,这个规定真的是挺好的,绝对有助于提高临床水平,“规培”之后不仅仅只会做实验,而是真的会看病了。

 

规定的出发点不错,但是它的最大弊端是——它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培训周期虽然长,但一旦入职后却有很大回报。

 

有人已经在网上吐槽:“培训同美国接轨,待遇向非洲看齐。”我现在一个月所有的收入加起来大约五千元,相比很多在外地“规培”的大学同学已经算很好的了,可是比起我那些学了其他专业早已入职三四年的高中同学来说,他们动辄两三万的月收入,实在让我“内牛满面“。

 

现实的困境

 

这样的日子还有两年,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两到四年专业培训,等我出来已经三十五六岁了。如果一直拿着这点收入,买房、买车,恐怕是真的不要想了。而我,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呢。

 

说起女朋友这个话题,我的心也是拔凉拔凉的。不过身边的单身男同事还真不少,我也不算什么特例。说实话,平常工作那么忙,双休日也被科研占据,一心忙“事业”的我们哪有时间谈恋爱,加上收入又不高,想到未来生活的保障,被女孩子嫌弃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我已经没有精力和心思考虑个人问题了。有时想着自己结婚有了孩子,还有老家的亲戚朋友的孩子,如果他们想考医科,我一定要告诉他们当医生的真实状况是怎样,让他们认真权衡以后再作选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图片编辑:孙欣悦 图片来源:CFP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