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沪剧《挑山女人》迎来首演五周年,新书、传承版、电影相继出炉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7-11-27 21:13
摘要:继续“挑山”

11月27日晚,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沪剧《挑山女人》在天蟾逸夫舞台迎来第262场演出,拉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沪剧《挑山女人》创作演出五周年系列活动”大幕,通过12场演出、研讨会及新书签赠梳理总结《挑山女人》成功经验,启示未来发展之路。

王美英十七载“挑山”养儿。

 

原创沪剧《挑山女人》是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继《红叶魂》《红梅颂》之后创排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大戏,该剧女主角“王美英”,以安徽省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汪美红为原型,讲述汪美红在17年的艰苦岁月里风雨无阻,艰难攀爬近20万公里陡峭山路,往返近6000多个来回,磨破140多双解放鞋,用断70多根扁担,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独自把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两所省重点大学的感人故事。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通过前后三轮全国巡演,足迹遍布上海、江苏、浙江、宁夏、陕西、山西、山东、北京、安徽、广东、香港等地,观摩人数超过25万。五年间,《挑山女人》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18个重要文艺奖项。主角华雯凭借以“王美英”一角摘得“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

王美英由华雯扮演。

 

作为一个仅有17个在编人员、剧团固定人员25人的基层小剧团,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在《挑山女人》的创排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坚韧的“挑山精神”,从策划到剧本创作、登上舞台,主创人员多次赴齐云山深入生活,与原型汪美红同吃同住,交心交流,剧本几易其稿,最终创作了这部被赞为“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华雯表示:“《挑山女人》创排之初没有宏大目标,只是人物甜酸苦辣的回味。全剧没有炫目的舞美,但它的美学价值、戏剧观定位不低。‘王美英’一角面对困境的角色担当和包容,是当代社会缺少的,也是艺术家要思考的。”

 

五周年之际,《挑山女人》本月首次推出传承版,大胆启用后起之秀,由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青年演员担任主演。和经典版相比,传承版在人物内心的刻画上更加深入细腻,对演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个区级的基层剧团,传承版的上演将进一步激发团队持续的生命力,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沪上沪剧的新生力量。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还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计划每三年完成一至两部贴近时代,反映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原创新剧目。

 

《挑山女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已被豫剧、壮剧、蒲剧等地方剧种移植。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入选剧目,今年夏天电影《挑山女人》完成拍摄。电影版采用棚拍与实地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尊重舞台原作,尽可能保留舞台剧演出的经典段落和唱段,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表现手段的运用,力图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感受。“王美英”原型汪美红也将在影片中首度亮相。生活与现实的对话,有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由中国戏曲学会,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共同编著的新书《沉重的救赎》27日下午在天蟾逸夫舞台签赠,全面记录《挑山女人》创作、演出过程,各界评论与研究等内容。华雯表示,《挑山女人》成功,离不开文化部、中国剧协、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市文联、市剧协和全国各地专家同行的细心呵护和无私帮助。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宝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发展沪剧杨派艺术品牌”。据介绍,宝山还将继续深化“一团一策”的体制改革,打破“市级剧团、区级剧团”的体制壁垒,拟从全局、整体角度筹划整个沪剧界的“一界一策”,针对沪剧传承中心的发展之需和现实情况,尝试成立资源共享、人才互通、相对管理独立的沪剧非遗保护运行模式,进一步以政府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经费为支撑,探索形成“政府扶持、注重原创、坚持公益、拓宽市场”的“宝山经验”,为剧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