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最难忘的是有人写信说,“我的灵魂是译制片塑造的”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1-01-15 18:44
摘要:我能说的,都是我们过去的事

配音演员忘记自己存在的时候,反而是观众最为他们疯狂的时候。

苏秀记得,20世纪80年代,上译厂还在永嘉路办公时,许多观众会在观看电影后写信来抒发自己的观后感,有的信里夹着红枫、花朵,甚至因为实在喜爱配音演员的声音,而直接写情书给任主角的配音演员。在这些信里,也有一些是写给苏秀导演的。来信者毛遂自荐说:“我的声音特别像刘广宁。”

刘广宁在《生死恋》《望乡》《叶塞尼亚》《冷酷的心》《尼罗河上的惨案》《大篷车》等影片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声音形象,是当时上译厂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之一。

苏秀说:“这样的信,我总是丢在一边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刘广宁了。”

当然,也有人会因为译制片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度,写信来问:“电影是不是根据你们的中文台词重新剪辑的?”

而最叫苏秀难忘的,是有人写信谈到自己的触动:“我的灵魂是译制片塑造的。”

2020年6月,刘广宁(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著名配音艺术家,1939—2020)去世。

参加了刘广宁追思会的苏秀,记录下了这天同行和后辈们对她的评价:

“她人虽去,她创造的角色将永留人间。”“她的声音是上译厂合唱队中一个响亮的女高音。她和其他队员一起创造了上海电影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惊人的奇迹。”“几代配音艺术家,对工作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奠定了上译厂80年代在配音艺术领域的高峰。”

还有时任市影协主席的任仲伦说:“上海的译制片是上海电影的骄傲,中国电影的骄傲。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这些优秀的配音艺术家和译制片作品,让人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民族的思想解放。”

不过,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人们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的观众还喜欢译制片吗?

观众渐渐变少的剧场里,穿着红舞鞋的演员不觉得累,但他们如何继续舞蹈呢?究竟还要不要接着跳呢?

苏秀转身,拿起她的iPad,说到她在养老院的生活:听音乐、玩九宫格、写文章,但最喜欢的还是看电影。在她最近看的几部电影里,有一部是配音的外国电影。演员是她熟悉的优秀演员。可是,戏看到一半苏秀就看不下去了,甚至都怀疑起原片的水准——完全是因为那部片子的配音太差了。

有一次,为上译厂的译制片,苏秀曾接受电视台采访。当时,主持人对苏秀说,你们上译厂当年出品的译制片是上等小牛皮手工定制的皮鞋,又说现在市场上一些粗制滥造的译制片是“草台班子纸糊的鞋”。“观众一眼看过去,并不区分这些译制片和那些译制片,只是直观感受到译制片不好看了。”苏秀说,“而我很遗憾,并没有什么新的可以说给你听了。我能说的,都是我们过去的事。”

如今,上译厂位于上海广播大厦内。大楼外一角有专门为上译厂设置的录音棚。

老厂长陈叙一留下的厂训,还赫然贴在如今的录音棚大厅两边:剧本翻译要“有神”,演员配音要“有味”。

如今的上译厂,不仅为电影配音,也与网络平台合作,和爱奇艺合作完成了影片《爆炸新闻》的译制工作,此外,还与原创动画片合作,甚至为B站里的虚拟主播提供声音素材。这些,或许都会令上译厂元老惊喜:上译厂配音演员不仅让电影里的外国人说中文,还让二次元角色开口说中文。更厉害的是,现在竟让中国演员开口说外语。

在上译厂的录音棚里,电影《唐人街探案2》英语版配音的录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录音室里的配音演员对着画面,和录音室外的导演用话筒沟通。这一次,不是一个中文字一个中文字抠,而是在推敲英语。

这源于2020年10月上译厂成立的“对外译制项目组”,启动包括《唐人街探案2》在内的首批10部对外译制电影项目。就像过去将经典的外国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一样,现在,上译厂正通过精益求精的“对外译制”,把中国电影介绍给外国观众。

桥,还在沟通着两边的世界。

虽然桥上穿着红舞鞋的演员换了一批,但红舞鞋的魔力还在。穿上它,便能忘我地去赋予一个角色灵魂,或者说,去注入角色灵魂的行为本身,也改变了自己的灵魂。

苏秀见证过这种魔力。现在,“90后”的上译厂新一代也正见证着这种魔力。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频:董天晔摄
正文图片:董天晔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