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有意思!每一个诗人为孩子写一首童诗,六月将变“童诗月”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窈 伍佰下 2020-05-30 15:30
摘要:“儿童是人类伟大的史诗和草稿”,兰溪出发的“童诗月”获众多诗界大咖呼应

每一个诗人为孩子写一首童诗 ,每一个孩子为父母写一首童诗。这一“总动员”,在六一前,从一个诗意的发起地地名——浙江兰溪的会场,穿“云”而出,引发各地文学人群的同感共鸣。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阵阵清脆的《笠翁对韵》,经由童声朗诵,环绕和涌动在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云发布现场内外。不到一小时,兰溪市与北京、上海、浙江、陕西等多地嘉宾百余人连线联动,以“云”在场的方式,共同见证和完成了去年8月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和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在安徽宏村首届“中外童诗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上达成的“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兰溪的意向,正式花落有着千年历史的兰花之城。

身高有近一米九的魁梧大汉、曾登顶珠峰的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怀着一颗“童心”而来,“中国诗歌学会决定自今年起,每年的6月为中国诗歌童诗月”,此话掷地有声。


孩子们现场朗诵《笠翁对韵》


现场嘉宾共同开启童诗月大幕

“每一个诗人为孩子写一首童诗,每一个孩子为父母写一首童诗”,黄怒波说,“诗教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最早最久最独特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诗经》是诗教最经典的诗歌总集,是影响世界的陪伴中国人成长的‘百科全书’。中国诗歌学会发起童诗‘集结令’,是成人和少年儿童之间以童诗为媒介的相互呼应和深情对话的‘集结令’,更是诗教的秉承和发展。希望这种呼应和对话的效应,使更多的诗人与孩子一道,用‘写’童诗的眼,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发现这个时代的美,发现中华民族的美。”黄怒波说。

六月将成童诗荟萃,爱与温情交织的时节。这一烂漫之想,用爱童之心呼朋引伴,应和者众。

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著作的译者任溶溶,听到“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即将在浙江兰溪举办的消息,喜不自禁地创作了一首童诗,在5月25日将手稿寄给了论坛组委会;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用手机为“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和“中国诗歌童诗月”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动情地说,“中国孩子是在诗歌中成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塑造了中国和中国人……几十年的写作经验告诉我,必须随时亲近诗歌,这样会提醒我们:诗歌与孩子的成长休戚相关,诗歌与我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休戚相关……” 他认为“童诗月”的倡议极富创意;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会前特地向组委会寄来了他题写的“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墨宝;国际格林奖评委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蒋风不顾90多岁高龄,为“中国诗歌童诗月”的启动欣然题字,一早赶到云发布现场参会,他说,兰溪因《笠翁对韵》赢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童诗,最大的意义在于为明天积蓄了又一代具有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的新生力量。他风趣地“透露”,自己精力不减当年的秘诀,是因为心中永远有童诗,所以“年轻”。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传来视频


因疫情防护考虑,现场发布规模适度


嘉宾纷纷连线“云”聚

“中国诗歌童诗月”是中国诗歌学会继今年5月5日(艾青忌日)倡议每年5月为“中国诗歌艾青月”后,面向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发起的又一次全国总动员。“我们要拉响所有的汽笛/来迎接这个新时代的黎明/我们要鸣放二十一门礼炮/来迎接这个岁月的元首……”(艾青诗)即将收官的首个“中国诗歌艾青月”,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始料未及。贺敬之、玛拉沁夫、金坚范、谢冕、吴思敬、石祥、赵丽宏等一批老中青少作家和诗人以及我国各民族诗歌爱好者代表、外国学者,在深情缅怀中国诗坛泰斗艾青时,对他自觉与时代同步伐,热爱脚下的土地的深挚情感产生强烈共鸣。如果说,“中国诗歌艾青月”发出的是诗歌回到土地、回到人民、回到母语怀抱的倡导,“中国诗歌童诗月”的发起,则是中国诗歌审美的号角,再向滋养着中华民族之未来的少年儿童的童诗吹响。

“儿童是人类伟大的史诗和草稿”,中国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借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点题举办“童诗中国论坛”和发起“中国诗歌童诗月”的意义。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蒋朗朗称,兰溪有着历史悠久的诗歌土壤。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已经成为当今不二的蒙学的教科书,就是最好最直接的见证。这是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教师报、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致决议“童诗中国(兰溪)论坛”落户兰溪的重要原由。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


童诗月的主角——少年儿童代表,也在大人们点亮屏幕时揭开童诗月的幕布


北京连线兰溪,光明日报李宏伟与兰溪市委书记陈锋齐交流兰溪发展战略

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表示,当今社会需要童诗、呼唤童诗,童诗让社会更美好。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兰溪,也为兰溪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尤其是结合李渔文化品牌,做好工业遗存的开发,做好诗词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再利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诗歌学会提供,仅供本文使用)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