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非典时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换我们来保护你们”,这对90后医护夫妻特别的新婚蜜月
分享至:
 (1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姚勤毅 2020-02-13 14:48
摘要:他们有血有肉,有爱有担当。

“之前看网上有人说,‘非典时期’所有人都保护着‘90后’,现在轮到‘90后’来保护大家了。我们当然也不能落后了!”

三个星期前,才“领证”没几天的王骏和顾莹莹,果断取消了原本将在春节期间开启的“蜜月之旅”,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区内第二批隔离观察点的驻守工作——他们是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对医护夫妻组合,“咱们就当是在隔离点度蜜月吧。”当时顾莹莹对爱人说。

小夫妻俩当然知道,这个“蜜月”不是闹着玩的。


人生第一次当“配送员”

奉贤区第一家集中隔离点于1月25日晚紧急建成,隔离观察100多人。每批只有三位医务人员7天24小时制的驻守,工作量难以想象。

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认真穿戴完所有防护装备,王骏和顾莹莹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清点防护物资,测量隔离人员体温,检查每个人健康状况,汇总测量结果上报等等……这些属于医护人员常规范畴的工作,其实都是后头的事儿。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一件过往从来没干过的工作——配送员。

一大早,三个一米多宽的大箱子满载盒饭送进隔离点,三位医护人员仔细清点一遍后,把它们叠起来放在一辆小推车上。

图说:三位医护人员挨门送吃的。


奉贤区卫健委副主任谢兴潜告诉记者,虽然区内两个集中隔离点一日三餐都有相关送餐公司负责,但大门到房间的“最后一百米”却成了难题,“一天三次,如果配送人员每来一次就给他们穿上隔离服,对防护物资是巨大的浪费。但咱们的医护人员二话不说就把这么‘重’的担子一肩挑了。”

近百个房间,一车差不多200多斤的盒饭,三人前拉后推,挨门送。

为了让隔离人员都能吃上热饭,他们还得尽快完成送餐。王骏作为三人中唯一的男生,尽可能多地分担了重活,一圈下来贴身衣服已经湿透。

等忙完吃上自己的早饭时,饭菜都差不多已经凉了。午饭、晚饭,都是如此。

“配送员”的工作,不仅仅送饭。隔离观察对象不能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三人主动为他们代购所需物品,晚上手头的工作完成了,挤出时间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分发。

图说:隔离人员的“点单”。


王骏和顾莹莹在家里都是父母亲的心头肉,从小没吃过这样的苦,不过自始至终两人没有一句怨言,“比起其他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这点苦真不算啥。”


最体贴的“小家长”

隔离点的7002房间住着的两个小娃娃,顾莹莹每次去测量体温时,一打开房门,她们就探出脑袋向住在对面房间的爷爷急切地呼唤:“爷爷!爷爷!你在干嘛!”

但每次刚要窜出去,就要被屋内的奶奶硬生生拽住——隔离点所有人员都必须分房隔离,小于15岁的孩子,只允许一名亲属陪同。

看着她俩沮丧的样子,顾莹莹心中颇觉不是滋味。她想起自己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看到隔离点一共18个孩子,很多还没到读书的年纪。

“这些孩子正值活泼好动的时期,隔离点内物资有限,孩子们每天除了看电视之外,没有其它的娱乐活动,成年人呆着尚觉着无聊烦闷,心情不爽,更何况这些孩子们呢?”这么想着,顾莹莹便向自己单位领导发了“求助”信息:隔离点有一群孩子,能否征集一些卡通书籍、玩具给小朋友?

她也没想到,第二天,一大堆给孩子们的礼物就送来了:橡皮泥、填色本、折纸、拼图……看着这些玩具,顾莹莹眼泪都快下来了。 


图说:顾莹莹把玩具送上了门。


小姑娘的体贴还不止于此。由于点位的这批观察人员,已经进入到下半段的隔离时间,长期关在屋内,不少人情绪开始有些不太稳定,不断询问医务人员什么时候才能解除隔离。

平日里就主意多的顾莹莹想到了一招:她准备了许多爱心便利贴,在便利贴上写上每一个人的解除隔离时间一一贴到其房门上。“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了,有盼头了,心里就安定了很多。”

相比妻子的外向开朗,作为家庭医生的王骏则是一个内向的大男孩,话不多,干起活来却非常细致可靠。

在一次测量体温的时候,有一位隔离人员提出自己牙疼,看似小事,王骏却十分重视,立即为其诊断用药。第二天早上再去送早餐时,王骏发现病人的半边脸肿了起来,他越发紧张起来,“牙龈发炎很有可能会诱发一些疾病,譬如心梗等等。”于是,每次送餐和量体温时,王骏便特地留个心眼,要亲自确定病人情况稳定才能放心。

好在3天后,病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起来,王骏这才松了一口气。



隔着隔离服的“悄悄话”

因为隔离人员多,医务人员在7天时间里根本没什么休息时间,更别说“私人时间”,小夫妻俩碰在一起就是交代工作上的事。

要说唯一能够回归“夫妻状态”的时刻,也就是正好轮到另一位同事值班,穿着防护服的两人,能在休息室说两句“悄悄话”。“等疫情都结束了,咱们俩再规划一次蜜月好吗?”“我想去日本,泰国也行……”

刚结婚就去隔离点,是两人自己做的决定,并没有和两边父母商量过。“我们是临近出发的前一天才告诉家里人的。妈妈就说了句支持我们,当然听得出她语气里是担心的。”顾莹莹说。但家里的支持,确实坚定了两个年轻人奉献的决心,“在隔离点的那几天,王骏的爷爷突发脑梗住院也没告诉我们,就怕我们在工作上分心。”顾莹莹说。

上周六,夫妻俩在内的第二批驻守医务人员,结束了7天的隔离点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照顾两人的实际情况,关照他们“多休息几天”。但却没想到,才过了两天他们就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担起繁忙的工作——顾莹莹在预检台用微笑迎接着前来看病的市民,王骏也和区内所有辛劳的社区医生一样,骑着自行车一家家上门,进行着居家隔离工作。

此次疫情爆发,“90后”纷纷活跃抗疫一线,这对小夫妻是再平凡不过的例子。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言,但年轻人的朝气充满在他们脸上,流露出的是成长、责任与坚强。他们有血有肉,有爱有担当。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