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民声直通车 > 文章详情
我和《解放日报》征文|赵磊:上海纺织,几十年的情缘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磊 2019-05-21 07:00
摘要:《解放日报》是与我渊源最深、给我帮助最大的一张报纸。在43年的职业生涯中,尤其是长期主管上海纺织、服装系统的宣传文化工作期间,我作为通讯员,为《解放日报》提供过不少稿件。

《解放日报》是与我渊源最深、给我帮助最大的一张报纸。从识字开始,我就一直阅读《解放日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我在楼房顶上抢到过《解放日报》的号外;在南京东路的报刊门市部,我卖过《解放日报》;在43年的职业生涯中,尤其是长期主管上海纺织、服装系统的宣传文化工作期间,我作为通讯员,为《解放日报》提供过不少稿件。在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两次比较集中的新闻宣传。

赵磊近影。

1984年10月,正值新中国成立35周年,我供职的上海市服装公司在地处十六铺的上海客运总站二楼大厅举办庆祝国庆上海服装展销会。当时上海服装在全国各地都是人见人爱的抢手货。用举办大型服装展销会的形式来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宣传推广中华服饰文化,无疑是吸引广大市民共庆国庆的良好形式。于是,此项原定持续28天的群众性活动,破天荒地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庆祝国庆的一项重要工作。上海市服装公司下属的70来家专业工厂都专门设计生产了各具特色的新款服装。为了让这场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服装展销会被市民了解、广泛参与,我们与《解放日报》联系并得到有力支持。除了对展销会作充分的预热、及时的报道之外,还在《市场之窗》专栏中连续1个月予以详尽报道。每期都用产品照片加文字描述的方式,介绍展销会重点推出的新产品的款式特点。令人佩服的是,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兴起,在省市级报刊中能如此集中地围绕经济工作开展宣传,并且介入得这么深这么细,《解放日报》确实有过人的眼光和魄力。

记得当时已近退休的摄影记者毕品富老师,冒着“秋老虎”的炎热,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到一家家企业去拍摄产品,尽管气喘吁吁,但毫无怨言。果然,先后介绍的十多个款式都成了展销会上供不应求的热门货。服装展销会也成为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热衷的项目,一票难求,甚至被“黄牛”以十倍的价格倒卖。设在十六铺附近小马路上的售票处,购票的队伍绵延几百米。为了确保排队群众的安全,售票处一再更换地址,也都是通过《解放日报》等媒体公布。汪道涵市长两次来到展馆巡察,叶公琦、刘振元等几位副市长更是时常到场。途经上海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也在夜间休息时前来参观,并欣然题词。资深记者杨荣根、干谷老师倾情投入,经常活跃在展馆内,仔细采访;无论时间再晚,也要赶回报社发稿。报社领导也热情安排版面,及时刊登。第二天一早,展销会领导和工作人员看到《解放日报》的相关报道,都受到了激励。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参观展销会。

赵磊陪同时任市长汪道涵参观上海服装展销会。

由于展销商品大受欢迎,也由于《解放日报》的有效传播,展馆内每天从早到晚人头攒动,卖货就像发牌一样,收款都来不及。还有不少小商贩带着蛇皮袋来收货,展销会只得临时规定“限购”。结果,原定28天的展销会欲罢不能,只得延长了一周。前后35天,服装公司各企业的新产品以及库存产品几乎全都销售一空,不少工厂还接到了大批订单。

进入90年代,长期处于上海第一支柱产业地位的纺织工业逐渐从巅峰滑落,当时拥有50多万产业工人的上海纺织集团进入了漫长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当时,上海纺织集团广大干部员工豪迈地喊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口号,坚持同时做好“破”与“立”两篇文章。在对传统纺织产业中落后于时代的部分实施关、停、并、转、迁、租、卖、破的同时,积极探索在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培育都市型产业的生存、发展之道。这整个过程都得到了《解放日报》的支持和鼓励,无论是“减员压锭”、“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帮困再就业”,还是坚持“科技与时尚”方针、建设都市型园区、发展时尚产业、扩大进出口贸易、实施国际化战略,都成为持续报道的重点,给了纺织员工极大的精神鼓励。

1993年起,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决定集中有效资源,开掘品牌“金矿”,组织实施上海纺织“品牌战略”,重点扶植一批有规模、有潜力、有影响的纺织品牌开展集约化的品牌推广和品牌营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了全国风气之先。我以纺织局宣传处副处长的身份兼任上海纺织著名品牌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品牌宣传,从而对《解放日报》的倾力支持和勉励感触尤深。无论是我们倡导的“品牌是‘金矿’”、“品牌要从单个企业附属物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也要保值增值”等创新观点,还是策划开展的一系列品牌宣传活动,《解放日报》都热情报道,让我们深切感到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上海纺织人历来是重历史、重感情的。70年来,《解放日报》一直是上海纺织服装业发展的见证者、支持者。对于《解放日报》始终不渝的支持、帮助和勉励,上海纺织的干部群众从来没有忘记。2016年,我退休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参与《上海纺织企业文化金典》的编辑。我们精选了《解放日报》历年来对上海纺织企业的十多篇重要报道,如1949年5月28日《解放日报》上海创刊号2版刊发的《中纺沪西各厂工人英勇护厂迅速复工,配合解放军肃清残匪》;50年代《纺织工业大面积撒播先进种子》;60年代《上海纺织工业技术革新效果显著》;70年代上棉一厂杨富珍小组《“心贴布,布贴心,织布为革命”》;80年代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成立》;90年代《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隆重开幕》;2000年《上海纺织新千年“笑而争春”》;2013年《上海纺织“握紧拳头”逆势而上》等等,编入书中,彩印精装,全集团3万多名员工人手一册,让这些记载了上海纺织优秀文化基因、具有恒久价值的历史资料作为真实可信的教材,教育引导一代又一代纺织传人,成为激励干部员工牢记使命、传承文化、做强企业、赢得未来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

1949年5月28日《解放日报》上海创刊号2版刊发的报道。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王玲英
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